文|向璐
1
我是念教育出身的,毕业后从事本专业工作长达四年。因为家庭普通,上学一直按部就班。从学前班、小学、高中…从未离开过家半步,直到上大学才有机会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我相信像我这样经历的学子不在少数。
按部就班,所以输在了起跑线上,不是那种可以走捷径的“人才”。例如当红组合TF boys,《奇葩说》里的辩手肖骁,他们二十出头就功成名就,环境、经历、格局已将同样是人的他们和我们拉开很大的差距。还包括更多的九零后,新闻经常报道,他们如何年轻,又如何赚了数额抢眼的人生第一桶金。
但是,并不羡慕他们的好运气,只能说人各有命。
我甚至觉得,人这一生,除了尽可能在他人眼里活得漂亮,将自己修炼成一个开心的人,是更重要的人生功课。
不过,在懂得真正的快乐之前,势必先体验极致的痛苦。这不是自虐。孔子说:【未知生,焉知生】,那未知苦,又焉知乐呢?
肤浅的快乐很难有长进。
2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这句话曾让很多人焦虑,也包括我。
但其实输在了起跑线上,也并不可怕。按部就班,还可以期待大器晚成啊。自媒体第一红人咪蒙,快四十了才大红大紫咧;莫言五十多岁才拿了诺贝尔;张泉灵四十二岁离开央视,将一切清零重新开始。
这些不是自我安慰的鸡汤,都是真实发生的事件。如果可以早一点,他们为什么不赶早一点呢?没办法,每个人都有一个timing在。这个timing,就像每个人每天早晨自然醒来的时间,不尽相同。但或早或晚,却殊途同归,最终都要醒来。
同样,高考也只是漫漫人生路上的一个小插曲。我不低估它的重要性,但也不高估它的价值。
毕竟我们能翻出许多通过高考改变了自己人生命运的案例,也能翻出许多未曾经历过高考的人也混的风生水起的案例。
那决定我们成败的因素究竟是什么呢?我认为还是【教育】。
但我说的教育,未必是必须在学校,在教室,在被安排老师的指导下的教育。
在哪儿不能教育呢?如果已经念到了高中,会识字,智力正常,完全可以进行自我教育啊,只要有心,总能找到方法。所以高考失败,人生走向绝境,完全是谬论。我们的失败,怎么能怪高考呢?
还是自身的秉性决定,或者说性格决定命运。可能是遗传、眼界、个性,甚至不够聪明…但绝不应是【高考误终身】。
高考只是增加了成功的概率。有了学历光环,在人生路上,走的底气十足,少些“弯路坎坷”罢了。
3
可为什么大多数高考失败的人,最后理所应当地活成了众人眼中的“失败者”,并没出现所谓的奇迹,或者至少看起来光鲜亮丽呢?
那是因为他们放弃了自我教育。
我们观察下那些没上过大学却取得成就的人,比如主持人孟非,作家韩寒…他们的共性很明显:爱读书、爱学习,爱钻研,高中以后从未停止过自我教育。
我很少见过哪个没有学历的名人是做人综合水平很差的,至少他们说出来的话有见识、有智慧,有经验…无论是环境栽培,还是自我修养,他们都在努力。
4
我这一生,被别人教育过,学过教育,做过教育者。其实我觉得还是自我教育最舒服。
首先,被别人教育太被动,教育者水平还不一定货真价实呢。教育应该是一个引导性功能,它最终的目的应该是引导人通向自我教育,而不应该是传授、传承或解答。
其次,教育不应该只是学校教育。这好像意味着从学校毕业那一刻起,我们的教育就结束了。实际上,人类的教育,是一个终身教育的过程,应多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而不是放大“学校”二字的功能性作用。
最后,有幸结识一位好的“导”师,可能比一切“教”师都受用。我大学时碰到一位颇有才气的女孩儿,她带我走出视野的局限,冲出环境的桎梏,让我在毕业那年找到了自己这一生的理想追求,彻底改变了我人生的轨迹。思想决定行动,所以毫不奇怪地成就了我如今的命运。
我想,如果没有她,我仍旧会走上这样一条道路。当初我之所以能被她吸引,源于我骨子里原本也是跟她一样的人。即便没有她,我也会碰上别人。
所以,即便没有高考,你还是你。你是否成就,取决于你本身是一个怎样的人。
高考是旅程,修行在个人。
最后祝学子们,高考无憾,且行且珍惜。
(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