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书《斯托夫人自然亲子书》20170613第3章 孩子从什么地方开始感觉
这是一章看起来简简单单的带孩子经历,实践起来,不知道需要多少耐心和精力。我只能先表达自己的惭愧,所做不及十分之一,甚至更多。
孩子的感觉,需要培养吗?从哪几个方面培养呢?又应当从什么时候开始培养?
本书作者的观点是,孩子的感觉当然需要培养,而且应当从孩子出生,就应该开始培养。
从科学的角度上看,婴儿的听觉要早于视觉,所以要从听觉开始培养(这也是胎教说的有力支持吧)。不过要说明的是,视觉发展晚于听觉并不表示看不见,只是看不清而已。
从我们个人带孩子的经历就深有体会的是,孩子似乎是天生的音乐家,对乐感的把握完全出人意料。可惜的是,绝大多数父母都是一边欣赏赞叹着这种乐感,一边就这样放过了孩子进一步了解熟悉音乐的最佳阶段。
本书作者经常弹奏或者播放各种钢琴曲给女儿听,发现女儿对不同乐曲的反应是不同的,她又创造性地将颜色与钢琴的音阶对应起来,每天敲琴音给女儿听,当她女儿不到6个月大的时候,就能准确区分各音阶了。也许她的女儿本身天赋更高,但试想我们有多少父母能做到她那样呢?
作者更是建议父母要尽早和孩子说话,这是对听力进行有意识训练的方式之一。从另一本育儿书中也可以看到,孩子早期虽然不会说话,但是会对身边抚养人的语言给予回应,同时这些大量的语言也是孩子学习的一个输入和贮备的过程。如果没有这些输入和贮备,当孩子开口说话时,TA说什么呢?
有个经常被拿出来做例子的就是狼孩的故事,这个孩子自幼被狼养大,当十岁左右被解救带回人类世界后,他的身体机能发展正常,可是,无法讲话,只能发出各种呼叫。他没有输入过人类的语言,所以当他应该说话时,他只能发出他自幼听到的动物的声音。
还有一个例子或许更家常。每个国家的孩子,开口说话自然就是本国本地的语言。为什么?因为TA自有听觉以来,听到的就是这一种语言啊。有的家庭不同成员可能会讲几种语言,那么这个孩子就可能也同时会说几种语言,但其中一种为主,这一主要的语言,是与TA的主要抚养人所讲语言一致的。
感觉我跑偏了。其实就是一句话:千万不要以为婴儿啥也听不懂,他们正竖起耳朵听着呢!
听觉训练做好了,视觉也要跟上。作者是从女儿襁褓期就给她看各种颜色,她认为开启孩子智力,图画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她允许甚至鼓励孩子玩各种颜色,耐心地教孩子握笔,在纸上画画涂抹。
回忆我个人,虽然允许孩子在墙上乱画,但多数时候还是丢给她纸和笔,要求“在纸上画!”就不管她了,然后过一会之后,对着一地的狼籍又冲她不高兴甚至发脾气。老大喜欢画画,我更是常常在她画画时喊她吃饭、带妹妹或者做其它什么事。不仅没有引导她更好地认识色彩,简直是在摧毁她的专注力。
从这一章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孩子有差距,不是孩子的问题,是父母(母亲)的问题。
作者的女儿对色彩的敏感,得到了及时而正确的引导,所以她对周围景色、环境、人物都有敏锐的观察力,同时也享受着其中的美,形成自己独特的视觉感受和对美的个人评判。还有额外的福利,那就是,有了这样善于观察的能力,对于发展智力和开发潜力也是极为有利的。
最后两点,我以为其实是同一个意思:带着目的做游戏,或者说,在游戏中培养独特感受力。
文中介绍了两个游戏,受益匪浅。
一个是观察力/专注力的培养。“请注意”,母亲拿几条彩带,在女儿眼前晃动,然后让女儿说出有几根彩带。从慢慢晃动,到最后一闪而过,循序渐进地训练过程。另一个,则是拿一幅画,让女儿看一分钟,拿走画子,提问,几朵花?几个人?有些什么?等等。
孩子绕有兴致,观察力和专注力、记忆力都得到了不起的培养。作者说她的女儿在五岁时,几乎对见到的东西过目不忘。
原来过目不忘并不是传说。
第二个是感受力的培养。也是一个有趣的游戏,“蒙眼睛”,蒙上孩子的眼睛,拿她的手去触摸一个物品,请她猜是什么,请她描述这个东西触摸起来有什么感觉,请她想一想还有什么东西与它相似?又有没有不同?这个方法,在游戏中大大提高了孩子对描述性语言的熟练运用,也培养了对身边事物的敏锐感受。
当然这一切的游戏,有一个基础,那就是自婴儿时期的培养。作者是在孩子婴儿时期就有意识地准备各种手感各种颜色的小物件给孩子触摸,感受,并且予以说明。比如最简单的,给她一个红色圆气球,作者会告诉她,这个是又圆又轻的红气球。就这样,各种感受各种词汇在小小婴孩脑海中日积月累着,直到最后以让人惊叹的方式输出。
而这一切还有一个好处是,母亲总是在引导孩子关注身边的各种物事,于是,孩子总能找到事儿做,就不会觉得无聊、也极少哭闹,当然也极少没事咬手指头。
耐心之后,是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