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诚心,经典教育是一个家族传承的重要方式。祭祀与经典意义何在?听经典诵读《朱子家训》,为您解析~
《朱子家训》节选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
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今天的《朱子家训》说的是祖宗虽然离我们年代久远了,祭祀却仍要虔诚;子孙即使愚笨,教育也是不容怠慢的。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两件事就是祭祀和战争。如果忽略祭祀,则国家无以凝聚民心,甚至会因此而成为大国征伐的借口。商汤起兵反抗夏桀的暴政时,他出兵征伐就从葛国开始,因为“葛伯不祀,汤始伐之”。因为葛国的诸侯不祭祀天地,商汤就最先讨伐葛国。
孔子说过,“祭神,如神在”,也就是你要祭祀神灵,心中一定诚心地相信要有神灵存在,如果心中无神灵,精神无崇拜,祭祀就成为摆设,没有意义与效果。祭祀有“报本反始”的含义,对于自身拥有的一切,能够心存感恩,并且因而显示谦卑恭敬的态度。一个人如果诚心地参与祭祀,就可以暂时摆脱世俗的功利考虑,有如在神明面前省察自己的言行与动机。诚心地祭祀祖宗,也是为了教育后人不要忘本,提醒后人祖宗创业不易,后人要勤俭守业。莫忘亲情,血浓于水。
《论语》有云:“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君子需要敬畏上天,敬畏圣人,敬畏圣人的语录文章,也就是经典。经典是什么?经典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沉淀与记载。通俗地说,经典是爷爷读了爸爸读,爸爸读了儿子读,儿子读了孙子读,子子孙孙无穷尽也。中华文明也就是在经典里面代代相传下来的,所以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中华文明从未断绝。经典是解决一代一代中国人的根本问题的,是解决根上问题的,是树立中国人德行与风骨的。愚是智商上的评价,但经典是情商,气韵,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内在滋润。所以,中国人无论智慧愚昧,都需要走进经典,所以我们给子孙最好的礼物就是带他走进经典。
萃辰天心书院,让国学智慧走入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