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梁实秋先生的一篇文章,他说,一个人在谈话中可以采取三种不同的方式,一是独白,一是静听,一是互话。你更喜欢哪一种方式呢?
他说,谈话不是演说,更不是训话,所以一个人不可以霸占所有的时间,不可以长篇大论的絮聒不休,旁若无人。其实我身边经常有这种,一开口就合不上的人,无论他的观点我们能不能听懂,喜不喜欢听,一股脑儿倒出他的理论,他的观点,简直是自恋到嘴巴都快不是自己的了!
也有可能是口部筋肉特别发达,一开口便不能自休,绝不容许别人插嘴,话如连珠,音容并茂。
他说:这样霸道的谈话者,如果他言谈之中确有内容,所谓“吐佳言如锯木屑,霏霏不绝”,亦不难觅取听众。确实如此!
他在文中说到,在英国文人中,约翰逊博士是一个著名的例子。在咖啡店里,他一开口,老鼠都不敢叫。那个结结巴巴的高尔斯密一插嘴便触霉头。Sir Oracle在说话,谁敢出声?
约翰逊之所以被称为当时文艺界的独裁者,良有以也。学问风趣不及约翰逊者,必定是比较的语言无味,如果喋喋不已,如何令人耐得。
有人也许是以为嘴只管吃饭而不作别用,对人乃钳口结舌,一言不发。这样的人也是谈话中所不可或缺的,因为谈话,和演戏一样,是需要听众的,这样的人正是理想的听众。
欧洲中古时代的一个严肃的教派Carthusian monks以不说话为苦修精进的法门之一,整年的不说一句话,实在不易。那究竟是方外人,另当别论,我们平常人中却也有人真能寡言。
他效法金人之三缄其口,他的背上应有铭曰:“今之慎言人也。”你对他讲话,他洗耳恭听,你问他一句话,他能用最经济的辞句把你打发掉。
如果你恰好也是“毋多言,多言多败”的信仰者,相对不交一言,那便只好共听壁上挂钟之滴答滴答了。钟会之与嵇康,则由打铁的叮当声来破除两人间之岑寂。
这样的人现代也有,相对无言,莫逆于心,巴答巴答的抽完一包香烟,兴尽而散。
无论如何,老于世故的人总是劝人多听少说,以耳代口,凡是不大开口的人总是令人莫测高深;口边若无遮拦,则容易令人一眼望到底。
如此看来,管住自己的嘴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很多人喜欢说。并不是他觉得自己说的好,而是他可能真的养成了,让别人听,自己说的行为习惯!
看到上面这些文字,我其实很想说“祸从口出”,是古人的经验教训。古人用的是自己的经验提炼出来的结果,绝对不会错,所以少说,怎么说,对我们生活息息相关,而且有必要把它当做一个技巧,一个能力去培养!只有这样,知道自己想说什么,要怎么去说才是我们应该引起的重视!
做个说话正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