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自我革新源自于“异端发想”【稻盛经营学】所谓划时代的产品,不是说社会已经有了这样的需求,不是说知道有了既存的市场才去提供这种产品。即使社会还没有这种需求,通过革新性的技术开发,去创造出新的社会需求,开拓出崭新的市场。
这种革新性企业的存在,培育了新的产业,扩展了新的雇用范围,搞活了整个社会的经济。通过革新性的技术开发来改变现有的价值观,创造出席卷全世界的新产品,但是很遗憾,这种革新性的企业非常之少。
我们平时推进工作时,一般是采取所谓自下而上、层层叠加的方式。例如,在开发新产品时,会尽可能收集已有的数据和文献,汇总手头的技术要素,从中探求可能性。我们习惯于这种自下而上、层层叠加的方式。但是,采取这种工作方式,就很难产生超越常识的东西,孕育不出飞跃性的崭新的构想。
企业的自我革新也是一样。企业要寻求变革,要推进引领时代潮流的事业,决不能在过去的延长线上依赖过去的经验,必须与过去诀别,展开自由奔放的想象。
另一方面,引领世界潮流的欧美企业,他们不是一味收集现成数据和相关技术,而是“应该创造这么一个理想的东西”,就是先创造“概念”,然后,再思考为了把这个概念变成现实,需要哪些相关的技术。
我想,相对于自下而上方式,这可以称之为自上而下方式。这里的“自上而下”不是指社长或经营干部从上而下发出指示,而是首先有概念,建立CONCEPT,由此展开工作,这样一种所谓“自上而下”的方式。
但是,这种思维方式非常少见,这是现状。在可以自由想象、畅所欲言的会议上,有人提出“想做这样一个新东西”。这时候,其他参会者就会指责他,批评他的想法是多么荒谬。他们会驳斥说:“从我们公司具备的技术以及技术队伍的体制来看,你的提议毫无价值,根本不可能实现”。结果新想法、新建议就遭到扼杀。很遗憾,现在就存在着这样的风气,总是否定所谓“异端的发想”。
在诸位塾生企业里如果也存在这种风气的话,你们一定要努力去消除。无论是在开发崭新技术的时候,还是企业本身为了适应新时代而进行自我革新的时候,都要允许所谓“异端的发想”,而且要主动听取,积极采纳,要形成这样的公司风气。
摘录自稻盛和夫演讲稿【企业的自我革新】第1682天,以帮助企业家提高心性,拓展经营为己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