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讲:我们为什么要买房?
自己压力那么大,还要背负房贷,买了房,各种拮据,我以前也是这么认为。
甚至我总在想:没有房贷的压力,自己可以有更多的选择出去看看诗和远方,但是后来我想通了很多的问题。
首付是现金,就是你自己的存款跟能够借到的钱,但是贷款就是现金流,你有现金流,说明按揭20年或者30之后的你,依旧能够继续赚钱,不同的是,如果你现在不买房,20年之后你估计还是现在这个样子,甚至比这个更糟糕,但是买房就不同了,这20年你能够有一个温暖的家,能够实现更多感性、理性的东西。
2年前爸妈让我存钱买房,我说我喜欢车,房子远远没有车来得快一些。甚至我那会觉得我一辈子都不想卷入买房的风波,反正到一定的程度我可以回去小城,那就是我的家,我连后退都可以理所当然,心安理得。
我总觉得我买房的钱和压力已经能够让我做其他更多更好的事情了,我不想年纪轻轻就让自己有那么多压力。后来,我也慢慢的明白一个人的成长对于生活,更多的是一种责任吧。另外,攒钱其实才是最长久的一场战争,在这场战争里面,存在更多的硝烟,讲真,依靠攒钱攒到80万在昆明买一套三居房,不带装修,要多少年?这多少年又要发生多少事?
我一朋友跟我同龄,2年前她跟他男朋友一起按揭买了房,男方首付,然后一起按揭还贷,更糟糕的是,交房后的2个月她失业了,所有的压力都在她老公那里,日子过得特别拮据。但是她重新定位了自己的方向,选择了入门快的销售,很辛苦,但是看着她一步步升职、升值,目前已经过步入正常。
2014年他们每月还款3250,她失业,肯定觉得压力很大,非常大。
2016年他们每月还款3250,她步步高升,她老公也蒸蒸日上,还觉得累吗?
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自我认识,才能让自己走的更快。你现在不想买房,逃避着压力,一年后你依旧不想买,五年后依旧如此,对自己的认知很重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去努力,一步一步的去走,每天进步一点点,每天的阳光都是明媚的。
很多亲友在北上广漂着,其实很多时候我很羡慕他们月入过万,觉得真是好厉害,但是我觉得现在很多的同龄人都是靠着自己的努力,一点点去争取的,二线城市没有捷径,我想一线城市压力不比我们小,月入过万的背后肯定有更多我们无法知晓的沉重。
有个大我3岁的师姐,在上海,买了78平,4.2万每平,看到她发信息给我的时候,我又一次跌眼镜了,今年的年初付了首付,目前已经办理完所有手续住进去了。我们看到的,是房子的背后写满的都是她的乐观和对生活的积极,清晰的规划,更多的是正能量吧。
你盯着伤口,目标只会越来越模糊,你盯着目标,伤口只会越来越模糊。任何的一次机会,当你完全准备好了,就已经不属于你了,我们要在试错中不断成长,在舒适区待太久,也就没有了任何方向。
我们为什么要买房?
兴许是因为我们更想知道,其实人生真的还有无数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