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开始在简书日更,到现在写了十几篇了,期间因为有事情耽误过两次,这次是第三次,是耽误的第四天。
但这次不是因为有事情而耽误,而是不知道写什么了。写作没有题材,这是简书上好多人都会遇到或曾经遇到的一个问题,有人把他叫做写作倦怠期,说继续坚持写下去,这个苦恼就过去了。由于身处这座苦恼大山的面前,看不到山后是否还有山,我且不论是不是翻过这座山就一路平坦了。只说这个苦恼让我看到的自己。
先说当初为什么写吧。
注册公众号的动机很简单,是受冯仑影响。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看公众号文章成了一个习惯,以前等电梯、等公车这些零碎时间会掏出手机抓紧看两段电子书的,后来不会了,不仅这些零碎时间看公众号,甚至是坐公车、开会时也会拿出手机,找到自己喜欢的公众号,看上那么一两篇,如果遇到思想深刻、又直捣内心痛点的文章话,那是比打了鸡血还让人能兴奋的事。
但看了那么多文章,要么鸡汤味太浓,让人看了厌恶;要么通篇理论,让人看不下去。直到遇到了“冯仑风马牛”,主要讲述冯仑的思想,而且大多数都是冯仑亲自写的文章,他通过独特的视角,独特的表达方式,把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想呈现给大众,真正篇篇让人爱不释手。不信你看看他的出发点就知道了:浅入深出讲故事,似非而是观世界。
每次看冯仑的文章,就好像置身于大山深处的凉亭,听一个出世的老者描述人间的烟火,那种娓娓道来的语气,那种看透一切的超然,无不让我沉醉。到后来,每天早上看冯叔的文章变成了雷打不动的精神早餐!慢慢的,我也想拥有一座属于自己的凉亭,希望能像冯仑那样,讲述自己的故事,表达自己的观点。于是,“阿西笑风生”应运而生。
现在再说为什么没按原来的设想走。
看过我文章的不难发现,一共写了14篇,有关于时间管理的,有关于读书的,有关于职场的,愣生生的就是没有计划中的看世界的。为什么呢?因为我跑偏了。
开始写文后,就在公众号和简书同步发表了。因此就开始关注公众号和简书方面的人和文章,秋叶大叔、彭小六、剽悍一只猫等平台红人相继被发现、被关注、被学习。因为自己有拖延症,那段时间恰好正在关注时间管理方面的内容,而彭小六每天挂在嘴边的就是时间管理、知识管理了,而刚好这家伙的文章还长期盘踞在简书首页,想不看到都难!在正确的时间,遇到了正确的人,那还不跟干柴遇烈火似的紧张激动!于是,冯叔的精神早餐被换成了小六的精神晚餐!
看了六哥的文章后,也开始意识到自己在时间管理、知识管理方面的不足,再加上本身就爱看书,因此他们的成长路径(书评/读书笔记---分享---网红---未知)就成了我及一众简书屌丝追逐的榜样,于是上来就围绕时间管理、读书等题材写了起来,但都反响平平。后来因跟同事聊天,有感而发的写了一篇职场文章《你为什么跳槽呢?》,没想到上了首页,在此六哥讲的“试错”概念浮现出来,难道职场才是我的擅长?继续写几篇试试吧,没想到连续出的两篇《既然你对公司这么不满,为什么不离开呢?》、《职场新人如何提升自己?》均被编辑推上了首页。
就这样,我的文章直接、间接的在六哥的影响下乱七八糟的出了十几篇。直到8号晚上值夜班,搜肠刮肚写不出来,于是趁着办公室的安静,一个人想想,才发现,原来一开始就没有按自己的想法去走!
最后说说为什么走不下去了。
初衷是什么也好,受影响改变路子也好,我想只要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总体也算是成功的。
但我发现无论是像冯叔那样还是像六哥那样,我都找不到题材写。冯叔能够似非而是观世界,是靠他自己半生的积累,无论是知识还是阅历,还是思想,都达到了一个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六哥能够将知识管理说出花来,是因为经过无数个日夜的潜心钻研,他已经成为知识管理、写作等方面的专业人士。说到底,不是什么兴趣点、倦怠期的问题,而是自己的知识储备不足、人生阅历太浅、思想深度不够。这就是我发现的自己,赤裸裸的自己,没有隐藏,没有虚伪。
The End
我是阿西笑风生,
希望在码字的道路上,能与您携手同行,
如果您对我的文章感兴趣,还烦请您关注、点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