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和儿子过去庙那边把今天的经典读了,读第一本的时候,儿子读了一半跟我说要进去里面,我跟他说读完了这篇再进去,我跟他说我给他录直播了,让他好好跟着读。读完了一卦后,叫我进去庙里面,我说好,于是就在里面读经典给花花草草听。读完了一卦,看到了旁边的小朋友蠢蠢欲动,跟我说要做到那里去,我就跟着过去,我说我们要认真读给弟弟听,他就读了,可是读到诗词启蒙最后二首诗的时候,他说不想读了,我鼓励他说还有二首而已,很快就读完了,他依然不读。我说那妈妈读给你和弟弟听好不好,他说好。于是我自己读完了。
还剩下《黄帝内经》没读,心里头想想不甘心,一定要让他读起来。我就问他想干嘛,他说想回家,于是我就带着他往回走。到了旁边侧门口的时候,我说我们这边坐一下,妈妈给他看个宝贝,我就把他刚才读书的视频打开给他看,我就跟他说刚才读得很棒,妈妈都帮忙录下来了,刚才有个奶奶还夸他读得好,估计听到了这些,心情有点美。于是我说我们再把《黄帝内经》读完就可以了,他说好的继续读。于是很快就把《黄帝内经》读完了。读完了,我就带他回家了。
路过早餐店,买了早餐,吃了,就带他去哥哥家玩。出门的时候,我把雨衣也放到了篮子里,他问我为什么要把雨衣放到篮子里,我跟孩子说:我们要提前做好准备,而不是着下雨了再来准备,而是提前做好准备,这样即使下雨了,我们也不会慌张,也不会淋雨了,就可以很淡定地处理了。这也是我们经常说的未雨绸缪。
后面我又跟他说就像我们读经典也是一样的。现在开始储备了,以后要用的时候,才可以调用出来。如果我们现在不储备,等到以后要用的时候,就会没得用了,那时候再去准备就来不及了。就像下雨了,如果我们没有准备雨衣,我们只能淋雨了。所以我们要从小开始储备,每天只要半小时,每天进步一点点,这样日积月累就会储存好多了。儿子听了后点点头。
今天想到了大学里面的一句话叫君子无所不用其极。这句话可以划成三段,君子,无所不用,其极。就是告诉我们凡事一定要想尽各种各样的办法,努力到极致,这样的人才是君子。就像引导孩子读经的这件事,我们心中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引导孩子读经典,但是没有哪个孩子天生就爱读书,所以需要我们的引导。
就像儿子今天读经典一样,他不是就乖乖就在那里一板一眼地读,读的过程他会受到干扰,会不想读,这时候我们就要想尽各种各样的办法来让他读经典。只要你去付出了,事情就会朝着你要的方向努力。可是在以前我可能就会发火、就会生气,就觉得人家读个半小时非常容易的。怎么到我们这有点不容易。有的时候也会不知道该怎么办,然后可能就在生气之中就不了了知了。
这其实就是因为我们没有做到无所不用,没有积极面对,而是一遇到事情的时候,心里头就投降了。就觉得孩子是不是就这样,二手一摊,说没办法。也许我们当时只是尝试了一种方法而已,我们就泄气了。我们没有做到无所不用,我们只是努力,没有尽力。
但是我们也要考虑下我们努力的方向对了没?方向对了,在这个过程也是会发生变化的。我们要面对孩子的多样化反应,及时做出调整。我们要随时不忘自己的目标,为了目标去做事情,不择手段,做到极致的用心。
我们常常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就是告诉我们每天都是不一样的,我们要做到今天比起昨天进步一点就好,这个进步的过程就是靠近其极的过程。
有句话说道高一尺 ,魔高一丈。这句话是告诉我们道就是我们坚持的方向,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很多磨难会妨碍我们。但是与其回避,不如面对。我们要学会为了目标去想办法,而不是把精力用在了负面上面,去回避,被磨难给仗住了。
曾经有个故事是这样的。有一个人落水了,他祈祷上帝来救他,当上帝派了一艘小船过来的时候,他不上岸,他说上帝会过来。后面又来了一辆飞机,他依然不上去,后面一个浪过来,死了。他见到上帝的时候很生气说为什么上帝不来救自己。上帝说船和飞机就是他派去的。
有的时候我们总是期待事情就像自己想要的那种方式发生。当他没有按照你要的方式来的时候,有的时候我们就会选择拒绝。却不知这是你想要的方式,只是他换了一身衣服而已。就像刚才的那个人,他的目标就是要得救,而不是等上帝,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为我们的目标去努力。
我们之所以痛苦就是我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总是想什么都抓,什么都不舍得。结果人就在蹉跎中度过。我们要学会把时间花在更值得的事情上面,有些事情我们是可以更有技巧地处理的,或者说可以通过付费让别人帮助的。就如有的家人做育心,他的更多时间是要花在事业上面,像平时家里的卫生就可以买个吸尘器帮忙就好。总之,我们要明白什么对我们最重要,这点就重点去做。其它的事情也不一定要亲力亲为,即使亲力亲为,这个过程也是有技巧的。
有句话说得好,向外走我们在做梦,向内走,我们在觉悟。让我们不忘初心,坚持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