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乎道则明于理。
“脉至而搏,血衄,身热者死,脉来悬钩,浮为常脉。”
血衄之证,脉不宜搏,身不宜热,如诊得脉至而搏者,阳热为患也。血属阴,阴宜静,如脉搏,是阳激阴也。
凡一切血衄之证,见得此脉,而身体未热者,犹可延生,若身复大热则阴脱矣,其人必死,何也?
盖血衄之证,以脉来悬虚而钩浮者为常脉,钩为心脉,浮为肺脉,悬中得此,表里犹有和缓之象,虽证见血衄之症,犹属无伤。
“脉至如喘,名曰暴厥,暴厥者不知与人言。脉至如数,使人暴惊,三四日自已。”
暴厥暴惊,脉最难辨,不详论之,人必以为险也,而不肯救,如脉至有出无入,气涌不和,似人之喘息者,然是气之暴逆也,病名曰暴厥。
暴厥者,猝然而逆,气无所归,神气俱乱,所以不知与人言也。
又以脉至过六七至以上似数而非数者,以气乱无定也。必有热气内动,邪乱肝肺,故使人倉卒惊骇也,病名曰暴惊。
暴惊之证,热退则安,气定则愈,不过三四日,其病自愈也,三四日者,以木之生数三,金之生数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