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的话题大家都不陌生,而且有25%以上的人都会有拖延症的现象,大多数的人每天与拖延症进行斗争,并且给生活带来焦虑和不安。
那么拖延症,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人之所以有拖延症,大多数的人想把事情做好,却追求完美,总认为自己没有准备好。想等到最佳状态来完成,导致一而再再而三的往后拖,并且人的大脑又习惯于“自动驾驶”,能不动脑就不动脑。也就是说,能躺着就绝不站着。去完成一件事,需要动脑思考,如果没有按自己的要求完成,又担心别人对自己有看法。
例如你明天需要完成一篇工作计划,计划早起写,但因为睡懒觉而没有完成,起床后就直接去上班了,工作中即使有空闲,也因为这个同事,那个同事一起闲聊而不能静下心来。下班吃完晚餐后,有点小困,就决定小睡一会,这样就有精神写报告了;小睡一会儿后,打开电脑,不由自主地看了一会新闻,又打了会喜欢的游戏,太晚了,还是睡觉吧,明天早点起来再做,一觉就又睡到早上7点,又要准备上班,根本没时间写报告,周而复始,一份报告不到急迫时刻,根本没有办法完成。
每天的日更也是急急忙忙,敷衍了事,内心愧疚不已,总是在完成的那一刻下定决心明天一定不再这样。可是等到明天时,拖延一如往昔。
归根结底,人都是与自己的心魔在做斗争。并且充分的不自信,总担心自己写的东西没有一点意义和价值。被人嘲笑。
在《终结拖延症》这本书中,运用认知方法,对自己的行为和习惯做一个清晰的认知,有时候完成比完美更重要。行所当行,对自己的行为充分的认同和自信。别人不会太在意你的表现和成就,他们更关注的是你做一件事是否更坚持。
情绪方法,对自己当下的行为不要用愧疚和懊悔,接纳自己的拖延。并对自己的一些进步和提高进行鼓励。
行为方法,用行动去替代焦虑。例如每天6件事情。用一张白纸和笔每天记录你需要完成的6件事情,并且有意义。如果一天中,你可以有效完成6件事,一定能够改善拖延症。
还有就是ABCDE法则,A是一个事件,B是你对这件事的看法和做法,C是做法之后的结果。D是重新审视B,E是得出新的结果。
如果C结果不是你想要的,D就是你重新思考问题,调整方向的机会。只有通过改变B,才有可能改变E的方式去改进和完善。
“把背包仍过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那是承诺的力量,可以让自己对自己有一个承诺,让自己变的更加果断。让事情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
心中有爱 眼中有光
做一个温暖的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