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听书时,到了最精彩的时候,说书人总是醒木一拍,停了下来。
这时候观众随着剧情悬起的心还未放下,说书人却不再继续说下去,吊足观众的胃口。这便是沉默的妙处。
年轻的时候,我们惟恐说得不够快、不够多,急于表达自己;到了中年,经历多了,才明白,沉默,才是人生大智慧。
.01.
适时沉默,是无言的善良
郎昆在看《朗读者》的时候,说:“对于徐静蕾那次采访,董卿非常成功。”
与以往冷静自持的形象不同,徐静蕾在朗读《奶奶的星星》时,想到深爱的奶奶已经离她而去,便一直在擦眼泪,几次读不下去。
董卿问她,“什么时候最想奶奶?”她彻底说不出话,哭不成声。
作为主持人,面对明星徐静蕾的情绪失控,董卿没有继续追问下去,而是选择沉默,表示理解地看着她。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伤痛回忆,这时不去揭开对方的伤疤,是一种无言的善良。
相反,前段时间唐山地震纪念日的报道中,面对记者一次次地追问,“当时失去亲人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唐山人既心痛,又愤怒。
生命的脆弱、亲人的离世,铺天盖地的黑暗、废墟底下的恐惧……每一幕都让人不敢回忆,却年年都被这种“打探式安慰”所翻开。
一位老人家哭着说,“唐山地震只有一天,你们却让我们承受了四十二年的余震!”
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的自由,出于信任,他愿意和你讲过去的经历。
但这时候如果一直追问,只会让对方一次次地回忆起当时的痛苦。这时,最好的不是问“为什么”,而是沉默。
静静地等着对方将情感释放出来,静静地等着对方走出悲伤的情绪。
真正善良的人,懂得适时沉默,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02.
适时沉默,是一种尊重
有句话说,“我们用两年的时间学说话,却要用六十年时间学会闭嘴。”
同事小琳是一个藏不住事儿的人,别人在说话时总喜欢插进来“发表高见”,毫无分寸。
有同事买了新的名牌包包,大家礼貌地表示赞美,唯独她说,“不会是假的吧?”
年轻的同事为了追求好身材,减肥吃沙拉,她不屑地说,“减不减还不是长那样。”
新来了一位漂亮同事,她也要说上两句,“不就是化妆吗。”
久而久之,大家都不喜欢和她说话,她和我诉苦,说公司里的人都排挤她,我摇了摇头。
每个人都有说话的权利,但学会理解别人,才会被别人理解。
中国有句古话叫“言者无心,听者有意”,有时候自己不经意之间的一句话,可能会变成一把刀子伤害别人。
近来有师兄对一心说,做了一件错事,感到非常愧疚。
问起原因来,他觉得父母说话实在太慢了,一件事翻来覆去、反反复复地叨个不停。
前天,他打包了些好菜回家,母亲却说,“吃不了这么多,先放冰箱吧。”
“本来这样说就可以了。可是她又一直在唠叨说那么多菜吃不下,冰箱里还放着很多……”他苦恼地说,“于是我就说,别说了烦死了。她突然就生气了。”
父母亲反复叮嘱的话语里,藏着一颗温柔慈爱的心,我们的话语却化做一把锐利的尖刀,扎了进去。
面对关心的人,谁都有唠叨的时候,这时,耐心倾听,就足够了。
真正的尊重,不是经常把这两个字挂在嘴边,而是懂得换位思考,适时沉默。
这不是世故,而是涵养。
.03.
生气时沉默,是一种体贴
我有位性格急躁的朋友,前天他忽然跟我说,“我发现,生气的时候千万不要说话”,我问为什么,他说,“因为你不知道你下一句话有多伤人。”
原来,前天他和妻子因为孩子的学习问题吵架了。盛怒之下,他扔出一句,“过不下去就离婚好了!我早就不想过了。”
平时强势的妻子一下子就哭了,他顿时有些手足无措,妻子一边哭一边说,“吵架就吵架,好好的说离婚干什么……”
“其实我不是真的想离婚,就是当时一时冲动,不过脑子。”他后悔地对我说。
相信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历,生气的时候越说越气,冷静下来时又觉得后悔。
可说出去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覆水难收,伤疤难除,有时候不是一句“对不起”就能当做无事发生的。
前段时间有个新闻,一位9岁的少女离家出走险些被拐骗。
原来,她这次考试成绩不理想,母亲十分生气,骂了她半天,最后竟说:“再不好好学就滚出这个家”,她又惊又怕,当晚离家出走。
成绩不理想可以通过好好学习来提高,人不见了或许永远都找不到了。幸好,最终没有酿成悲剧。
然而这种事常常发生在我们身边,是否也值得我们去反思:
生气时,别说话,生气时,别做决定。
想通这一点,人生就会少些悔恨。
太阳是沉默的,却能照耀大地;
大山是沉默的,却能养育生灵;
大地是沉默的,却能包容四方。
“说话是一种本能,而沉默是一种修养”,学会沉默,是保护自己,也是关怀他人。
©文|由师父曰原创
图|网络,侵删
如需转载请在后台留言
人生一杯茶,苦过方知味
余生那么长,别总自己扛
后半生,你越活越年轻的三个迹象
喜欢记得给一心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