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过年的时候回老家,有一天我和妹妹两个人一起在乡村的公路上晃荡。
突然有人在大喊:”文清,还不回家吃饭啊!“
听得我一激灵。我不是刚吃完饭才出来吗?怎么又喊回去吃饭?
我四处张望,打算看看是谁在喊我,确定是喊我吗?
然后又看到邻近的房屋里窜出一个小女孩,四五岁的样子,跑得飞快,边跑边喊:“爸爸,我回来啦!”
我瞬间石化。
妹妹看着我,然后爆笑不止。
是的,那个女孩也叫文清,跟我同名,我们在一个村里,我大她20岁。
我的心情无法描述。我知道谁都有自由取名的权利,但是当真的发现身边有一个人跟自己叫一样的名字的时候,真的感觉好怪异。
还好那个女孩跟我不同姓,还好我俩同名的事只有村里人知道,还好我们都是普普通通的平凡公民。
对普通人来说,同名其实没什么,哪怕同名同姓,人家最多也就是付诸一笑,怎么办呢?谁让中国人多呢!因为太寻常,所以没什么人将这件事情放在心上。
可是,如果,你和穷凶极恶的罪犯同名同姓呢?当全网都在讨伐这个罪犯的时候,你心里知道大家辱骂的不是你,但是却要看着大家对你的“名字”发起最恶毒的语言进攻,你会怎么想?
《同名同姓受害者协会》是日本新锐推理鬼才作家下村敦史最新出版的一部推理小说,就是围绕同名同姓的故事展开的,它直击舆论暴力、人肉搜索等网络社会困境。
一名叫爱美的6岁小女孩被人公厕发现,衣衫不整,身上被凌乱的刺了28刀。这件案子刚报道出来,一石激起千层浪,通过各种渠道在广大民众心里蔓延。人们都纷纷表示这个凶手太过凶残,该被处以极刑。
警方抓到的凶手是一位16岁的少年,按照往常来说,他是受《少年法》保护的,不会被公布姓名和画像,但是迫于舆论的要求,大众希望将他的姓名公布出来。因为受《少年法》保护的人,过几年还是会刑满出狱的,大家担心出狱后的凶手还是会犯案。
于是凶手的姓名被公布:大山正纪。
这个名字在网络和现实中迅速发酵,人们满腔的愤怒有了一个目标——大山正纪。
与其说大家是对凶手的攻击,倒不如说是对这个名字的攻击。
可是大家却忘记了,同名同姓的人,很多。此时此刻,那些不是凶手的”大山正纪“因为这个名字,就像背上了某种耻辱一般。在学校被霸凌,找不到工作,错失梦想……他们的日常生活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甚至一度让人抑郁的想自杀。
名字,某种意义来说代表的是一个人。一个没有名字的人,是没有什么存在感的。
所以当自己的名字在网上被人用恶毒的语言进行攻击的时候,心里肯定是被别不好受的。而现实中,人们也会想,你跟罪犯同名同姓,是不是也像他一样穷凶极恶?有恋童癖?但凡你做的有一点不好,有一点不如人意,就会被怀疑是罪犯的同类。
罪犯当然可恶,他犯了罪,理应由法律来惩罚,而不是广大民众。网络暴力、人肉搜索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让人无所遁形。
以前听说最严酷的刑罚就是将一个犯人放在密闭的灯光通明的房间里,没有白天没有黑夜,什么也不做。这样的刑罚是心理上的。而人肉搜索就是如此,让一个人毫无隐私可言。
是谁赋予民众的权力,可以对他人的事情指手画脚,随意进行语言攻击和诽谤的?这属于私刑,是不道德也不被允许的。
我想到现实中有很多的吃瓜群众,在网络上到处散播着自己愤世嫉俗的言论,说的好听点是言论自由,说的不好听,其实就是看不得别人好,或者就是落井下石。
有句话说的好:叫对事不对人,评判一个人,是从公正批判的角度出发的,而不是任由情绪的感染和蔓延,将自己标榜在道德的至高点,来对他人肆意的言语中伤。
网络带给我们的生活极大的便利,但它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网络,让我们有了对话世界的窗口,但是我们更要谨言慎行,做一个自由人,更要做一个文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