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的,工作日里整个项目组都很是安静沉默,交流都通过社交软件,甚至左右手背靠背的同事,半个月也说不上一句话。初来乍到很是不习惯,但是久而久之也觉得这样很好,工作上的必要交流都通过网络软件,超级必要交流才会口头沟通,避免了一切额外的对话,也省却更多工作以外的了解。
但是随着加班的增多,甚至连续好几个星期,一天24小时里超过14个小时的相处,一日三餐里三分之二的饮食都在一起,真的是无话可说也要努力搜罗时事新闻以打破这份尴尬。于是陌生感也渐渐消弭,聊天的话题也越加往个人私事上走,个人过往从业经历、下班及周末安排、单身与否所居何处等等,兴致缺缺不想过多被探究的我,每次都含糊作答勉强应付。久了,大家的好奇八卦欲也渐渐式微。
偏偏所在项目组里有个去年入职的女同事,活泼好动不忌荤素,常常是语出惊人让人小犯尴尬症。某日吃过晚饭回公司加班的路上,女同事非揪着年龄这话题不放,得知我的答复后,不假思索的接了一句“那岂不是四舍五入已经30啦”。真是让人一口老血哽喉,万幸她没有补上一句“好老”。望着电梯镜子里的自己,寡淡的妆容,穿着朴素平常,日常作息也是规律如老太太,想来真的是颇有“老态倾向”。
想要对自己宽容些,可惜总有不愿意放过自己的人,工作里遇到如同事这般口无遮拦的单纯孩子也便罢了,想当初面试时追根究底的询问“有没有结婚、计划什么时候结婚”才真的是让人憋气。早几年,还可以年轻气盛的甩甩袖子另谋他处,但现在可真是怂了,实在是不愿将自己亲手送到另一家公司备受“凌辱”。
幸好,等到跟同事之间都互相抓着彼此一些“黑料”和“小辫子”,彼此之间也懂得绕过对方雷区,迎来相安无事的良好状态。
只是生活里糟心的事情,真的是细微又频繁,躲得了壮若山峰的大象躲不过嗡嗡纷飞的蚊子。路上偶遇的小屁孩装乖卖巧喊阿姨的时候,心里可真是千万个不愿意,但若强硬要求喊姐姐估计又要尴尬整条马路。
关于年龄的催魂符,简直是无所不在,防不胜防,躲得了外人好奇刺探的目光和欲言又止的追究,可终究躲不过家里人声东击西的规劝和案例数据详实的催促。
某日正在加班,突然接到远方姑姑的电话,一上来就单刀直入开门见山问我感情之事,本来想客客气气寒暄下,但眼见着这话题走向越发拉不住,已然跑到姑姑要让自己远在另一省市的儿媳妇给我安排相亲,实在是心力交瘁身体被掏空,只好运功将满腔温情话语逼回。
放下电话后,心里徒然生出恐惧,不知道往后家里的爸妈和七大姑八大姨还会使出什么招式来,想起曾经家里哥哥姐姐的前车之鉴,真是心里发憷。在乡下,不管男女,25岁往上若还没个着落,真的是会成为村里人的谈资,任何话题都可以七拐八绕回到结婚生子上来,甚至有自封居委会妇女主任的妇人直接管理到家里来,嚷嚷着“再不嫁就成老姑娘了”。
这几年,越发觉得回家是一件颇有压力的事情,这份压力越近家门越沉重,回到家里也最好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以免不小心成为村里人“关心的对象”。据闻,族里有位姐姐,但凡接到家母电话,都是直接放置在一旁,时不时“嗯嗯嗯”短字符回应几句作罢。现在两母子怕是相顾无言,难以相安无事共处一堂了。
想来,到了适婚年龄,不管多优秀都好,不结婚不生子都成为人生污点一般。伴随年龄而来的本是为人称道的越发成熟的为人处世和人生姿态,可是这些在旁人甚至家人眼里统统不算数,抵不过他们眼里“结婚生子”的完美标板人生。
可是结婚生子以后的生活呢,又有谁问一句“过得好不好”?甘苦自知,好坏都是咎由自取了。可是却又无法以此作为回怼的理由,因为他们总是能搬出比你多活几年的人生经验让你无话可说。这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年龄在他们那里又变成了一种优势。
逛微博的时候刷到一句话,实在是颇得我心:
一旦你将结婚生子从人生规划中删除后,会发现年龄根本无法对你形成任何束缚和恐惧。人生也不用那么紧赶慢赶,一生都可以用来追梦,以及体验各种未知。
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人生规划里太多因素,而结婚生子却是影响大半辈子的因素,一旦剔除了真的像打开新世界的大门。朋友说这需要异于常人的勇气。但结婚生子处理婆媳妯娌等等生活琐事,哪一样不需要勇气呢?只是勇气被分割成无数份去应付日常的鸡毛蒜皮,还是勇气被聚焦用于处理不结婚生子的压力。
那么,到底哪一种更需要勇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