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周杰伦超话热度破亿,甩开第二名的蔡徐坤将近一倍
这是怎么一回事?没记错的话周杰伦好像没有开通新浪微博呀?
事件要从上周说起,7月16日,一位用户在豆瓣小组里发帖提问:为什么周杰伦在微博上的数据那么差,门票却那么难买?
一石激起千层浪,在这个提问的截图被广泛转发之后,千千万万忙于生计的杰迷们忍不住了。粉丝们开始号召身边朋友为周杰伦做数据,在17日晚上,周杰伦在微博超话榜的排名就从16日的100开外冲到了前30,。
随着活动话题的发酵,更多歌迷加入到了这场刷数据的狂欢之中,到了20日上午,周杰伦的超话排行已经冲到了第二名,仅次于蔡徐坤。
随后周杰伦和蔡徐坤的热度出现了长时间的僵持,但最终蔡徐坤还是架不住路人大军的冲击,在21日凌晨被超越,而周杰伦的热度则一往无前,直接斩获热度破亿的成就。
对于那些已经把刷流量和刷数据当成一切的小朋友们来说,也许周杰伦这样只靠作品不靠流量的艺人是一种他们不能理解的存在。
在他们眼里,流量就是一个偶像受欢迎的唯一证明,如果喜欢一个偶像,那就必须为ta造势、打榜和做数据,只有这样,才能证明自己的偶像是当下最受欢迎的明星,才能让偶像得到更好的待遇。
然而对于周杰伦和他的粉丝们来说,这些数据根本就毫无意义,毕竟作为叱咤华语乐坛近20年的实力派歌手,他的实力和影响力都是毋庸置疑的,微博上那些泡沫般的数据只是一个笑话;周杰伦的粉丝们其实也很清楚这一点,这次刷数据的狂欢对于他们来说不过是一次玩票性质的“线上团建”罢了。
因此,与其说这一次的活动是两位偶像之间的对决,倒不如说是两种价值观的碰撞。
但无论双方粉丝作何感想,这次的活动都注定会成为微博历史上极具意义的一次大型事件,我们也不妨试着用PPT把它记录下来,毕竟人生中参与这种过亿项目的机会可不多呀。
首先使用新建-案例-人物介绍的模板介绍一下事件的主人公:
获奖数量太多,就不列举了
然后使用新建-正文中的时间轴说明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
用时间轴记录事件发生的节点
还可以用流程或时间轴模板记录一下打榜的教程,以备不时之需:
虽然页面观感受图片影响较大,但流程说明表述依然清晰
最后以双方的数据对比来作为总结:
记录一下辉煌的战绩
上述列举的只是部分记录角度,大家制作PPT时可以按照实际需要从素材库中选取其他模板进行增删。
其实无论是周杰伦、蔡徐坤还是其他明星,微博的超话排名都只不过是无意义的数据,一个真正的艺人值得被记住的只有质量过硬的作品,其他一切都会在时间的冲刷之下消散无踪;有实力者从来都不需要数据来满足自己的虚荣,而徒有其表的造假者无论怎样努力地刷数据,也注定只能是昙花一现,因此粉丝们大可对这些数字游戏置之一笑,不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刷量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