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读《反脆弱》第一章。这章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
强韧化的道路常始于一点点的伤害。
以前认为最安全、最干净、最舒适、最有规律的环境最适合生活和生长。现在看来并不是。一点点的伤害反而让生命成长得更好。这里的关键是,伤害要有,但不能大到摧毁生命。并且,伤害带来的强韧要能大过伤害本身。而这一点原来是世间很多有机体的“出厂设置”!
最常见的就是,运动,锻炼身体,让身体承受一定的重量、压力会使身体更强壮。这一点说实话一直不明白其中的原因,了解了“反脆弱”这个概念后才豁然开朗!
记得小时候看过一个纪录片,是讲日本先进的高层防震系统。当时被画面中展现出的“先进”所震撼!当时的理解是,因为日本是发达国家,人的品质就是兢兢业业,喜欢钻研,所以才会研制出如此先进的系统。
后来过了很久我才意识到,发达、喜欢钻研只是一方面。日本人会把资源、精力用在研究抗震上是因为他们处在地震频发的地带,遭受过地震的重创;并且因人口密集,高层建筑是必须的,这才是关键。
同样处在地震带的美国加州,因为相对日本,地广人稀,所以高层建筑较少,于是当地抗震的办法就是:人们居住的房屋都被要求不超过2层,前后有院子。常见住宅多数采用结构木质建造,水泥地基之上铺设结构木质。这种房屋最大的特点除了造价便宜就是抗震性强。
以前觉得“对称”才是最美的,也才是最公平的。但现在发现,世间很多“好”事通常来自不对称性:卓越的投资人讲究的是以承担更少的风险获得更多的收益;升级个人商业模式的方法是把同一份时间反复出售多次;而反脆弱性来自一点点伤害激发更强韧的补偿。
在生活中发现、利用这样反脆弱的特性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