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内容很多,所以我们直接进入主题了。
大多数药物在哺乳期都是安全的
•药物是怎样进入到乳汁的?
先了解下食物在身体里的行走路径,我们吃饭时,先是口腔咀嚼——然后食物进入食管——接着进入胃,胃酸将食物分解成小颗粒——下面是进入小肠,小肠将食物分解,转化成营养物质——最后通过血液将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处。
药物与食物的行走路径大部分是一样的,也是经过口腔——食管——胃,胃酸——小肠,被分解消化吸收——进入血液循环,随着血液奔赴到全身各处——生病的部位得到治疗;没生病的部位可能会有相应的副作用——最后药物通过肝脏代谢,肾脏排出体外。我们的胎盘,乳房只是药物向众多器官奔赴的一部分。
•药物到达乳汁能送达多少?
部分药物可以从血液跨越屏障到达乳汁——部分药物进入乳汁——然后宝宝通过吸吮,进入宝宝身体——接着进入宝宝的胃,胃酸过滤,有些药物所剩无几——剩余的药经过宝宝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对宝宝产生影响。
药物经过一路衰减,到宝宝体内的药是所剩无几的,宝宝体内药物的浓度和妈妈体内药物的浓度,科学上用一个百分数来评价药物的安全性,研究认为10%左右安全。研究发现47%的药物,相对剂量小于1%;40%的药物,相对剂量1%-9.9%。也就是说87%的药物,在婴儿体内相对剂量10%以内。所以哺乳用药相对来说非常安全。需注意的是早产儿,低体重儿除外。并且宝宝月龄越小,对药物越敏感,妈妈用药要越谨慎。
药物安全性评价
•说明书
说明书上90%以上的药物都会写:“哺乳妈妈慎用,孕期慎用”的字样,为什么会这样写?
主要是因为当药品上市前,不能把孕妇和哺乳期人群作为药物试验人群,药物上市时缺乏哺乳期的临床实验,所以不敢保证你吃了安全,还是不安全。即使上市后,有了哺乳期研究数据,药厂为了规避风险和责任,也不愿主动更新说明书,所以说明书的信息是保守、滞后的。但说明书是医生开药的核心手段,该怎么办呢?
•哺乳期用药安全等级
我们国内常用的安全评价标准是Hale教授提出的哺乳期用药安全等级,L1,L2哺乳期可以安全使用,需要说明的是L1的数据相对L2来说更充分一些,不一定比L2更安全,所以可以根据具体病情选择用药,不要拘泥于L1;L3中等安全,权衡利弊后可以使用;L4,L5对哺乳期婴儿的危害性有非常明显的证据。
此外,还可以综合比较多家相互独立的权威机构的评价标准,如世界卫生组织、美国儿科学会、LactMed数据库、E-lactancia数据库、英国NHS,选择用药。
哺乳期具体怎样用药?
•感冒,发烧
警惕复方药,复方药是把治疗感冒发烧症状的药集合到一起:疼痛,发热,鼻塞,流鼻涕,把治疗这4个病的药配到一起。如酚麻美敏片,主要成分包括对乙酰氨基酚(L1)、伪麻黄碱(L3,减少奶量)、右美沙芬(L3)、氯苯那敏(L3,减少奶量),通过分析主要成分我们可以知道,复方类药里含有好多L3级的药物,不安全,还有减少奶量的风险,要避开。
我们可以选用一些单一成分的,明确级别是L1,L2的药去对症治疗,比如乙酰氨基酚,布洛芬。不仅可以退热,还可以止痛。比如乳腺炎引起的发烧、疼痛,牙齿疼痛,感冒发烧引起的头痛、咽痛、肌肉疼痛,都可以使用。
提醒大家注意一点,上面这两款药在国内的说明书上都是写着慎用,禁用的字样的,前面我们已经说明了原因,即国内说明书具有保守、滞后的特点,通过参考世界卫生组织(适用)、美国儿科学会(适用)、Hale用药安全等级(L1)、LactMed数据库(好的选择,优的选择)、E-lactancia数据库(极低危)综合比较可知,实际上大多数国家都是允许使用的,所以单独使用是没问题的。
•感染性疾病:乳腺炎,肺炎,尿路感染
除了前面提到的药物,推荐使用青霉素(L1)、头孢类(L1-L2)、大环内酯类(L2)这几种抗生素,一是因为这些药很少能分泌进入乳汁,另一方面是这几种药也是儿科常用药。
其他种类的抗生素,比如沙星类、四环素类、氨基糖苷类不适用于儿童感染,也不用于哺乳期。
需要注意的是,抗生素可能会影响到宝宝肠道的微生态平衡,从而引发宝宝腹泻的现象,实践中调查数据显示,这些症状极少发生,即使发生了也是轻微症状,及时停用抗生素就可以。
•腹泻
蒙脱石散,益生菌都是不进入血液的,很安全。
•局部外用药
·大部分局部外用药都很安全
完全不经过肠道,不会通过血液进行输送,安全性相当高,比如说滴眼液,滴耳液,治哮喘的雾化吸入剂,治鼻炎的鼻喷雾剂,治疗各种皮肤病的乳膏软膏凝胶,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用的甲硝唑栓剂,克林霉素阴道片……有效成分极少会被吸收进入到乳汁,当中的剂量微乎其微,甚至可以说,局部用药,根本不会在乳汁中被检测出来。
需要注意的是,外用药不要让宝宝舔,尤其是乳头部位,必须清洗干净再给宝宝哺乳。如果乳头皲裂,推荐使用莫匹罗星软膏,辅料是水溶性肌底,更易清洗;而红霉素软膏使用了油性肌底,不易清洗,有残余,增加药物进入宝宝体内的风险。
·需要警惕的危险药
··聚维酮碘,用于皮肤和皮肤黏膜的消毒药物,主要成分是具有杀菌作用的活性碘。用于漱口、阴道冲洗,活性碘易被柔软的黏膜吸收,而碘元素又易复吸到乳汁当中,若宝宝吃了乳汁,会影响宝宝的甲状腺功能,如少量使用,不会影响宝宝,通常要稀释很多倍,这个一定要遵医嘱。
··氯霉素(L4),作为抗生素不能在哺乳期使用,同样的氯霉素滴眼液也要谨慎使用,它导致的副作用是不依赖剂量的。
··利巴韦林滴眼液,也不能长期使用,会在体内积蓄,疗效也差。
··最强效的糖皮质激素、氯倍他索不能用于乳头和周围部位。
•乳腺炎
乳头皲裂是导致乳腺炎的因素之一,发生乳头皲裂后,皮肤表面病植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乳腺组织造成的。
所以乳头皲裂时,出现脓点要及时使用抗生素来治疗感染病灶,避免感染进一步加重。可以使用抗生素莫匹罗星软膏或夫西地酸乳膏剂。若症状加重出现乳房触痛、高烧,要及时就医。
同时针对的触痛高热症状,在就医前可以用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来缓解症状。输液可以选择耐酶的青霉素如氟氯西林,氯唑西林或一代头孢。对前面的过敏,可以选择红霉素或克林霉素。但中药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蒲公英颗粒不建议使用,因为它们的安全性,有效性都缺乏临床的数据研究,不能确定的事情还是不用才安全。
•催乳药
目前肯定没有药物被专门批准可以作为催乳适应症的药物,催乳药只能算作某种药的副作用。目前有多潘立酮,甲氧氯普氨,它们只是副作用可以催乳,如果要使用,请咨询专业人士。
•乳汁杀手
抗组胺药物的氯本那敏,感冒药的伪麻黄碱,复方避孕药的雌激素,缓解胃绞痛的6542,利尿剂都是乳汁杀手,乳汁本来就不足的妈妈一定小心避开。
•医学检查
·呼吸检测
如检查是否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C13检测没有放射性,很安全。C14检测有微量的放射性,不足对母乳宝宝有影响,同样是安全的。
·常规影像学检查
如超声或核磁共振,不需要接受电离辐射,所以安全性高。X片,CT检查,辐射剂量非常小,不足以引起宝宝副作用,也安全。集中增强CT,需使用含碘造影剂,不会释放活性碘,它的吸收和普通药物一样非常少,所以也是安全的。
涉及放射性元素的使用,特别是做过放射性碘的相关检查后要禁止哺乳。
血乳屏障
乳汁和血液之间存在一个天然的屏障,阻挡一些大分子有害物质进入到乳汁中,能过滤的分子量大于200的。小于200的一些脂溶性或是有利于血液之间的物质依然可以通过。
•辣椒
辣椒的成分辣椒素分子量是305.4,比200大,所以不能通过,喜欢吃辣椒的妈妈可以放心吃。
•烟
烟里含有的尼古丁一个分子量是162,比200小,会改变母乳味道,导致宝宝肥胖,增大婴儿猝死风险,降低婴儿抵抗力,所以不可以抽烟。
•酒(乙醇)
乙醇分子量是46.7,乳酒会造成宝宝兴奋,烦躁,睡眠障碍,对宝宝神经系统发育造成损害。需注意的是酒酿,用米发酵做成米酒,所以含有酒精,需要小心。
补充一点,我曾喝过好多酒酿用来催乳,学到这里也是很害怕,想和大家说明的是,如果吃的时候将酒酿烧开,酒精会大量挥发,所以还是很安全的。
•咖啡
咖啡含有咖啡因,有点像兴奋剂一样会引起兴奋。不建议喝。但权威机构美国儿科学会,英国NHS认为哺乳妈妈每天摄入不超过300mg咖啡因还是非常安全的。美国妇产科学院认为每天不超过200mg不会影响母乳宝宝。
200mg相当于5倍大份儿的星巴克拿铁或卡布奇诺,6瓶可口可乐,8杯240ml的绿茶。注意网红奶茶,可能含有高剂量的咖啡因,不了解产品的性质、特点、成分,最好不要买。
半衰期
除了前面提到的方法,我们还可以利用药物的半衰期来减少药物对我们的影响。半衰期表示药物从血液中清除一半需要多长时间,在药品说明书中标记为药代动力学半衰期t1/2。一个半衰期会清除掉一半的药物,三个半衰期清除掉87.5%,5个半衰期清楚掉97%,药物在血液中基本所剩无几。
对于高危药物,可以在最后一次用药后,过3-5个半衰期,弃掉这段时间产生的乳汁之后恢复哺乳。
查询药物安全性的方法
•LactMed数据库,美国儿科学会和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推荐的,适用于对英语精通或是拥有专业医学知识的人。
•E-lactancia数据库,西班牙药物母乳数据库,是母乳喂养医学院,国际母乳学会等权威组织推荐的,适合宝爸宝妈查询。英文翻译可以使用照片翻译的软件解决。
•问药师平台,专业药师在线解答,适用于宝爸宝妈,这个是收费平台。
好了,以上是我学习的笔记,干货很多,估计大家脑子已经灌满了,需要好好消化吸收一下。
PS:所以我们现在轻松一下吧。
安迪喜欢学大人的样子炒菜,早上拿着铲子在锅里比划,很像那么回事,姥姥问:安迪,你在做什么菜?安迪:做肉。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了,祝大家收获多多,心情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