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讲座、41笔记、3本书、5随笔、4论文、10打卡……假期就在“我行我素”中收场。
静坐,循环“每日歌曲推荐”,思绪乱飞。 学习了克威的“开学啦!一起来包装下体育”,如他言:照片加工一下是艺术照,文字加工一下就是好文章,表格加工一下就是分析表,那我们的体育工作是不是也该多点服务加工包装一下呢?体育锻炼加点游戏多了乐趣,加点分析多了健康,加点赛事多了阳光,加点规则多了文明,开学啦!加点工,做一名高价值体育服务工作者。
思考了很久于老师的“四位一体目标如何理解?”“三位一体如何理解?”“以学定教如何理解?”“体育教育不能跑偏了”“以学定教如何打造高质量课堂?”体育教育质量拿什么来衡量?” “体育学业质量如何把握测评点?”。
品了毛老师的《体育教学》成长中的我与我成长中的《体育教学》,青少年体质健康暑期随想,教学名师谈教学“揣摩教师角色” ,想起铿锵中充满柔情感恩的文字,突然又翻开书看了一遍前几天读到的一页“---记敬爱的关阿姨”,她很像她的名字,她的一生像槐花那样洁白无瑕,飘着清香,随着春风,带去春色,使人怡然,让人遐想;她聪慧灵秀,秀在工作,秀在文章,秀在气质,秀在精神,秀在人缘,秀在师表。
关注了“体育课那些事儿”新学期开篇之作,关于怎么阅读的思考,我也更喜欢手捧一本书,读到共鸣的文字勾画或者摘录或者放肆写几句此刻想法批注。
读了双向渡人、丁丁de笔记、祖庆说、醒走者、刀说话、5G赋能……
正在阅读“论学校体育”,看标题以为是纯理论之作,其实全是毛老师自称登不了大雅之堂毫无章法的一篇篇美文,他与学校体育事业一生的情愫震撼着我,读《论学校体育》感想也会随期而生。
翻翻暑期讲座随拍的经典画面,再细致咀嚼,发现我的24小时保质期在变质,冒昧语音和几位大咖交流,追寻理念和行为更加通透化。
再次拨通电话请师傅给我解读“概念”,不停的“嗯嗯嗯”中,手忙脚乱的记录着,思维又有了跳跃式提升。
……
还是喜欢霞妹的教育情怀,我仅是一名体育老师,改变不了社会教育生态,改变不了某些睁眼说瞎话甩锅的作风,但我能把握我的班级生态,让孩子们在体育课中开心快乐,收获不仅有体能和技能,更多是品质、态度、能力。
放下笔,今天第一课我怎么上呢?那就来个班级“三不”和灵魂“三问”吧!2个月没见面,这样的话题乐坏了他们,小手不停挥舞,2年级孩子不加过滤的、争先恐后的真实表达,我更加珍惜这片“一个孩子就是一个世界“的小树林。
看看桌面的备忘录,停笔,收拾,继续……
棉花糖写于9月1日开学间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