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喜欢钓鱼的同事聚在一起谈钓鱼,作为一名钓鱼的门外汉,想插嘴同他们聊两句,发现自己每说一句都会被他们纠正。比如我说这个季节夜钓怎么样?他们鄙夷不屑地看了我一眼,然后说鱼能不能钓到不知道,但钓鱼的人会被冻死,夜里太冷。哦,原来如此,那夜钓只能在春秋进行了,夏天夜里蚊虫太多,肯定也不适宜夜钓。他们纠正说夏天白天太热,所以只能夜钓,关于蚊虫的问题只能用蚊香来解决。
对于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我们往往会用自己的主观想像去解释问题,对于自己不擅长的地方,我们往往把原因归结于某种客观条件,而忽略自己的某些方面的欠缺。他们谈到有些捕甲鱼的高手,能够在水草杂生的野河里发现甲鱼的踪迹,然后把甲鱼从水中钓上来。那人的视力真好,他们感慨道,甲鱼在水草中只露出个鼻孔,那人就能够发现。
很显然,这些同事把别人捕甲鱼的能力归结于视力好,我想大概这样的归因是不对的。捕甲鱼的人之所以能够发现甲鱼的主要原因可能不是视力好,而是对甲鱼的生活习性非常了解,他瞄一眼那野河的水面,就能够知道这里大致有没有鱼,如果有鱼的话,他会根据经验去寻找甲鱼的位置。捕鱼人的本领是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视力好只是其中一个不太重要的方面,对甲鱼的习性熟悉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习惯于把别人的成功归结于某个特殊的我们自身不具备的原因,忽视自己在很多方面与别人的差距,为自己的平庸找到很好的借口,这样就容易取得心理平衡,这大概是我们进化出来的自我保护机制。比如谈到某篮球运动员篮球打得好时,很自然地说他的成功是因为个子高,其实更的功劳要归结于在篮球场上流的汗水以及对每个动作的标准化规范化的训练。比如在说到某个明星时,很自然地把他的成功归结于运气或者人长得帅,根本无视明星背后的才艺的训练,而那才是成功的基石。谈到科学家时,只会把他的成就归结于聪明,忽略培养体系、社会环境以及个人的努力。
所有的能力其实都是训练出来的,让能够发现甲鱼的眼睛去读CT片,大概率上是看不出个所以然来,所以视力的好坏其实不是太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