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度条50 -160
我要把每首诗读成一个故事。这是鄘风第六首,全诗共三章。《诗经》国风中的诗,基本都是抒情诗,这首诗却是一首记诗事,它的情境、语言都和其它诗有所不同,也是卫国少的赞美诗。
国风·鄘风·定之方中
定之方中,作于楚宫。揆之以日,作于楚室。树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瑟。
升彼虚矣,以望楚矣。望楚与堂,景山与京。降观于桑。卜云其吉,终焉允臧。
诗的主旨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卫文公从漕邑迁一楚丘重建家园的诗,国家殷富,百姓悦之。
对这首诗的主旨历来没有争议,《毛序》和《郑笺》都很清楚说明了这首诗的背景。
背景:卫的复国史
亡国——重建——振兴强大
卫懿公当道时,荒淫腐败,喜欢养鹤,特别喜欢给鹤花钱,看的比人还重,民心离散。
卫懿公九年冬(公元前660年),狄人攻卫,卫人无斗志,懿公死,卫国亡。在宋桓公的帮助下卫国遗民不足千人渡过黄河,齐、宋援卫,在漕邑(今河南滑县旧城东)暂栖,拥立公子戴。不久戴公死,弟文公毁立。漕邑不宜建都,齐桓公二十八年(公元前658年),齐桓公率诸侯助卫迁于楚丘。卫文公受命于危亡之际,兢兢业业励精图治,卫国日渐强盛。卫文公十八年(公元前642年),邢与狄合兵攻卫,卫文公率兵击退敌军,次年又讨伐邢国,其国力与懿公时不可同日而语。
写作技法
这首诗一首记事诗,没有《诗经》中其它抒情诗常用的“比”“兴””叠咏“等写作手法,描写也不生动。
诗中对卫文公建城市、营宫室、劝农桑等一事,一一细说,细致而不累赘,拙重而不滯涩,这正是本诗的特点。
注释
定:定星,又叫营室星。之交,定星昏中而正,宜定方位,造宫室。
作于楚宫:即在楚丘地方营建宫室。于,古声与“为”通,作为之意。楚,楚丘,地名,在今河南滑县东、濮阳西。
揆(kuí):衡量、测度。日:日影。
树:种植,栽种。榛栗:落叶乔木,榛果形圆而壳厚,栗果比榛果大。两种果实皆可食,味美。
椅桐梓漆:四种木名,都是做琴瑟的好材料。椅,山桐子。桐,即梧桐。梓,木质好,供建筑及制家具用。漆,树汁可以漆物者为漆。(算是经济作物)
爰(yuán):于是。
升:登。
虚(qū)楚、堂:都是地名。虚:同“墟”,指中指漕墟”。
望:眺望。
堂:楚丘旁邑。
景:远行,憬的假借字。在诗中与升、望、观三词属同义
京:高丘。
降:从高处下来。观:考察。桑:桑田。
卜云其吉:经过占卜得出结果说吉利。
允:确实。臧:好,善。
灵:善。零:落雨。
倌:驾车小臣。
星言:晴焉。夙:早上。
说(shuì),通“税”,歇息。
匪:犹“彼”。直:特也。
秉心:用心、操心。塞渊:踏实深远。
騋(lái):七尺以上的马。牝(pìn):母马。三千:约数,表示众多。[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