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移栽了芒果树,又收养了多多这个小精灵,王智的爱心满满,快要溢了出来,他开始在心里默默祈祷自己的村官考试能够顺利过关,让自己的农业技术知识能够服务寨子里的父老乡亲。
王智是道地的傣族人,在傣族的这个寨子里长大,父母都是傣族,血统正宗。
王智的姨夫是上海知青,所以大家都说他的姨表哥杏林是汉、傣族的混血儿,而且杏林也很幸运,没有像《孽债》中的小孩子们那样被上海知青的爸爸抛弃。
因为知青大返城时,姨夫已经是当时兵团的中层了,上升势头强劲,走?还是留?他也颇费思索,回到上海,职务能不能保住是一回事,就是他当时职位上的生活品质,也不见得比上海差;至于版纳比上海偏僻,偏僻一点也有偏僻的好处,空气清新,城区又不拥挤,办个什么事情,对于他这个级别的人来说也很方便。所以,他考虑再三,决定留在版纳,这样,家就完整地保留下来了。
小时候,姨夫、姨妈的家就是王智的乐园。虎头虎脑的王智和瘦高个的杏林,像一对天生的相声演员搭档,王智就像是能言善辩的杏林的"捧眼“,真的有点形神兼备。为了能和杏林一起玩,王智和妈妈说一声就一个人跑到他们家去,寒暑假基本就住在他们家了。
所以,从姨夫讲过的“故事”里,王智很小就知道了,最早的兵团是按部队建制来的,最高领导人叫团长,政委等,归属国家农垦部管。改制以后,兵团交归隶属地管理,改成了农场,团长就被称为场长,连长就被称作了队长等等。
后来,总听着姨夫说什么农场改革,什么橡胶树,这田呀、那地呀都要分给农场职工个人,那时候,王智小,也听不懂这些说的是什么意思,只觉着大人们一下子忙得热火朝天,而过了几年之后,又像是偃旗息鼓似的都没有了活儿干,他不能明白其中的道道。
事遂人愿,王智的村官选拔、考试顺利过关了,王智进到寨子里当起了村长。
20多岁的王智突然要管一个村子的吃、喝、拉、撒,他迅速地成长起来。小时候的那场大包干,兵团也交归地方管理,农场里剩下的只是一些管理人员,收收承包管理费,多少年都再也没有招收新的职工进场。那些承包橡胶林等的农场工人都回归了村子,一村之长要管的事务可想该有多少。
先说橡胶林。
因为版纳的气候,种植橡胶具有天然的优势。兵团时期,开荒造田,土壤改造等等都在农业专家的指导下统一规划,统一种植,经过了几十年的生产、管理,橡胶林的产量达到了可观的数量。当时分橡胶树到户的时候,很多农场工人都很兴奋,因为每年农场的橡胶产量大家是清楚的,分到手后,赚钱是肯定的。所以,那时候大家热火朝天的干劲,让王智想想都觉得是昨天的事。
橡胶行情好的时候,农工们拼命地把自己承包的橡胶树割呀,割呀,不像兵团那时候,整片的橡胶林计划着只割到什么数量就停止了,让橡胶树喘息,让橡胶树生长。而承包后的农工们只看到当年的行情,拼命地割胶,数钱的手啊,按当地人的话说:
“抽筋啊”。
行情好的时候是赚钱了,可橡胶也被割完了,虽然躲过了橡胶行情急剧下跌的严冬时期,但行情又来时,已经无胶可割,因为竭泽而渔,橡胶树处于萎靡的状态。
兵团时期,农技员对土壤、割胶的程度等等都把着关,承包到农户后,完全靠农工们自己的自觉精神,好的还学一点农业技术,一般人就没有那个心肠了,没有长远观点,整到钱就行。
王智接手村长时,大片的橡胶林已不能产出橡胶,而要种植橡胶,等到橡胶树能够产出橡胶又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因为不能产出橡胶,橡胶林也无人管理,土壤板结,人们想赚快钱种植香蕉、西瓜等水果,却没有了土壤效应。一些外地来版纳承包土地的人,听说是橡胶林都不乐意,非要砍掉橡胶林才愿意承包下来,可橡胶这样的经济作物较长的生长周期,砍掉就是罪过啊。
经过对全村各方面情况的详细调查,经过认真地思考,王智和村委会的成员反复研究琢磨出“保护橡胶,改良土壤,套耕种植”的思路,因为他们认定,只有这样,才能持续发展,保住版纳的生态、特色和优势。
目录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第7章
第8章
第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