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读书,读罢就忘了,那多半是用来打发时间而已,我要加入自己的思考,学会自己扩充,结合自身实际思考,能有好的坏的感悟都至少值回书价了。这是我在读成甲老师的《好好思考》最大的收获之一,以下就和大家分享一部分我读该书过程中的一些想法,希望对你有启发。
摘录:一个人能快速习得能力,关键是在刻意练习中获得高质量的反馈。
想法:我目前在做的“背唐诗”、“心理学课程”以及冥想练习都没有做到刻意练习的地步,三个项目的过程中都是自己一个人做,缺少正向的反馈,由于是起步所以没有什么产出,更谈不上“高质量”,而这些都会导致自己半途而废。故,要想一想怎么把三个项目做到刻意练习,形成正向循环,最好内化为习惯,但过程一定是枯燥难熬的,也只有这样才会有效果。既想要回报,又想要过程愉快,怎么可能呢,别谈什么快乐学习,你不是在上小学。
我们做决策的依据,主要是个人的过往经验。
故,遇到问题,可以的话不要当即下定论,最好给自己一段“冷却”的时间,尤其对于我这样的性格,遇事总是急躁,求之不得能立马给出答案,但往往过后又后悔,悔之晚矣。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试错的次数比别人多,获得的反馈更多,也就比别人有更大概率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敢于尝试,善于总结。自己亲自动手去解决问题才会遇到困难,方知解决路径,自己亲自经历过的感悟一定会比他人交给你的更有价值。
通过问对方擅长领域的问题,一方面请对方回答了自己关心的问题,让对方很有成就感;另一方面,也让两人的话题持续展开,为找到新话题埋下伏笔。
对于我这样的总是冷场的,无话可说的人来说,一定得好好学学。提问。
读历史书一个重要得方法就是“把自己代入历史场景中,拷问自己得做法”
如果读书,读罢就忘了,那多半是用来打发时间而已,我要加入自己的思考,学会自己扩充,结合自身实际思考,能有好的坏的感悟都至少值回书价了。
不过,这么一想,“锚定”这个概念确实引发了我的兴趣。我立刻合上了书,停止阅读。
就需要这样的心态。我下午读到书中讲20%读书,80%思考,于是也合上书本写了一篇相关的文字。(如果你翻翻我的内容的话,就是前面那篇《用20%的时间阅读,用80%的时间思考》)。这才是我读书的目的吧,绝不是今天读完一本书,明天又读完一本书,除了打发时间,什么也没留下。
不了解作者没说出来的这些前提,照抄作者“说出来的部分”,是非常危险的。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学了那么多时间管理方法,看了那么多计划表,却依旧没法坚持运用的原因,计划表照搬别人的是很愚蠢的,毕竟每个人的环境,状态,关系构成,轨迹活动都不一样,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参考,然后自己去摸索修正,找到适合你自己的。
结硬寨,打呆仗,以慢为快。
结硬寨,打呆仗,是曾国藩的作战哲学,被作者用在了这里。我太需要这样的心态了,现在人心太浮躁,要甘于敢于把自己摁在书桌旁,且看时间给你的回馈。当下我的三个项目,“背唐诗,心理学,冥想练习”都要以这种心态去努力,不管心态如何变化,至少持续坚持三个月再去看要不要做出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