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时代的我在看《恰同学少年》时,被剧中人物热心于学习的情节所感动。尤其是少年毛泽东穿着一双露着脚趾的鞋,可是,在他有钱的时候,他选择的是去买本书,而不是买双鞋。这样的情景给我的更多的是震撼!
后来,在选择当老师的时候,我不止一次的想象过,我和学生们在课堂上和课下交流问题的场景。可是,上班后才发现,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是如此之大,大的甚至让我难以接受。
比如,有些学生对课外书异常痴迷。他能把一本几百页的书撕成一张一张的,分批次的夹在课本中。当你走到他面前时,他机警的把书翻到没有夹课外书的那页。那谈定的神情,给人一种认真学习的感觉。如果不是那次很偶然的机会,我拿起他的书,抖搂了一下,估计永远也不会知道里面竟然有如此玄机!
当然,还有一些连课外书也懒得看的学生。他能够在上课的时候持续保持着发呆状态,数十天如一日。当你提醒他应该看看书的时候,他总是愿意敷衍你一下,似乎是在给你面子。但,当你的身影离去,他就会迅速恢复原形。
面对这些问题,我不得不思考其产生的原因。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为了让学生们学习,经验缺乏的我纯属摸着石头过河。
为了让学生们意识到不学习,靠出卖劳动力的生活是多么艰辛时。我给他们讲了,我们村里几个五十多岁的叔叔们每天扛水泥的事情。一袋水泥重五十公斤,从车上搬下来,放在指定的地点人家才给三毛钱。赚三十块钱,就需要搬五千公斤的水泥。每次见到他们干活回来都是灰头土脸的样子。
同时,我还现身说法,用我在建筑工地上干活的经历告诉他们,在工地上搬砖,掂水泥的活实在不好干。那是我毕业的第一年,工作还没有安排好,家里又需要钱,所以就逼不得已去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了。那年夏天,第一天去,由于没有经验,连条毛巾也没有拿,一天干了十几个小时,就任汗水不停的从脸上流下来,胸前背后的衣服都贴在了身上。一天到晚不停的喝水,喝的还都是井水,因为热水根本就来不及放凉。当天晚上回去,吃过饭躺下就睡着了。那一天的劳作,算是让我睡了一个难得的安稳觉。尽管我只在那里干了两天,但是六年过去了,那段经历现在想起来还是如此的刻骨铭心。
通过讲述这样的事例,我发现对学生们而言会有短暂的效果,但是,用不了多久,他们还是会故态复萌。因此,我想起来那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话。于是,我就找到一个机会,在赢得家长们的支持后,我要求班级的学生到他们家长工作的地方去呆一天,怕他们不去,所以我又要求他们写出饱含真情实感的感想。经过观察他们的表现,效果还是有的,但是也难以持久。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们不愿意学习呢?我认为主要还是家庭方面的问题。家长们没有让学生们意识到学习是他们的责任,他们需要通过学习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来改善家庭的生活条件。家里条件好的,也就算了,还可以理解。而那些条件不好的呢?也是尽其所有的满足学生的要求,让他们觉得似乎生活并没有那么差劲,他们为什么还要费那么大劲的去学习?毕竟学习对绝大部分人来说,不是一件快乐,而是一件辛苦的事情。
比如我,上学的时候,促使我早上四点就起来学习的动力之一就是不想再干农活。当时的我很清楚,如果我不努力拼一把,将来等待我的也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日子。而这并不是懒惰的我愿意接受的生活。所以,我现在还很感激家人当时让我经常下地干活的安排。
一次家长会上,我曾经给家长们说过:下雨天的时候,只有没有伞的孩子才会奋力奔跑。那些穿着雨衣,还打着伞的孩子,只会静静的去欣赏雨景,还不见得会理解那些人为什么要奋力奔跑。
育人应当是父母的职责,教书才是老师的天职,但是,家庭教育的不当或者缺失,不仅增加了老师们的工作量和工作的难度,而且还是大多数学生不学习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