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今约 2. 5 亿年前的二叠纪晚期,地球发生了一场最为恐怖的大灭绝事件,长达数万年的火山爆发导致了当时 96% 的生物全部灭绝,而处于食物链顶端的历齿兽也终将难逃被灭绝的命运。在生物界经历了毁天灭地的大灭绝后,整片盘古大陆在接下来的近百万年里一直处于死寂状态。然而,地球在经历了数百万年的生态恢复中,也终于迎来了最为繁盛的中生代时期。相比较古生代来说,中生代的生态系统更为多样化。到了三叠纪中期,此时的众多生物完成了水、陆、空三个开辟,在空中,一些类似翼龙种类的小型飞行脊椎动物向天空发起了冲击。在海洋中,以鱼龙和幻龙为首的各色类群占据了海洋的统治地位,而此时的陆地也已经生存着众多种类的恐龙,但都还不足以称霸盘古大陆。
三叠纪陆地顶端掠食者属于伟乐类,在当时陆地上生存着数百种鳄类,以波斯特鳄为首的众多鳄类牢牢地称霸着盘古大陆,所以在当时,恐龙一不小心就会成为鳄鱼的盘中餐。然而就在众多生物称雄争霸时期,一场浩大的灾难也再次降临。根据地质学家目前主流假说推断认为在距今约 2. 25 亿年前,大西洋的雏形开始由北向南撕开,巨大的盘古大陆随着巨大的裂谷出现,大规模的火山岩浆也随之喷涌而出。众多火山喷发使得当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急剧增加,此时的地球仿佛再次上演了二叠纪晚期那恐怖的场景,与此同时,海底大规模火山喷发,使海洋中的甲烷气体大量释放,从而进一步增加了温室气体的总量,并且扰乱了大气环流,彻底进入恶性循环状态。正是这一事件,才导致了三叠纪时期出现了长达近 200 万年的酸雨现象,而包括水陆空在内的大部分物种也在此次事件中彻底消失。但值得庆幸的是,这场灾难并没有导致全部的物种灭绝,而是少量恐龙和一些小型恶类幸存了下来,而一些幸存的恐龙也随即成为了下一任的地球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