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有一次上课做练习,设想说当我们自己给客厅换了一个特别好看的窗帘,图案花色以及与墙壁家具的搭配都很完美,然后兴高采烈的问家人怎么样,漂亮吗?老公或者其他家人看了一眼说“哦”,或者说“还行吧”,再或者说“不好看”或怎么样的,总之没有达到我们期待的反应。我们会有怎样的情绪升起呢?会不会有挫败感,失望或不被理解?无力感或觉得自己费力不讨好等?老师让我们当下就进入那种不管别人怎么说,我们可以自我感觉特别好,特别享受自己的成果,怎么看怎么完美的状态。然后问大家能进入的百分比。我是马上就进入了,大概有百分之八九十,但是很快就有一个声音跳出来:“这不是自欺欺人么?”明明别人就是觉得不好,我们还要自以为是的觉得好,这不是没有自知之明吗?
但是这是属于我的反应,也就是我自己的感觉,有的同学会说:“对方没有品味,或者审美能力差,看不出来。”有的人可能会生出一个念头:“他就是不爱我,我做什么他都觉得不好,这么漂亮的窗帘他还挑剔,根本就看不见我的付出。”有的人会觉得:我自己享受这个过程就好,管他怎么想,懒得理他,然后自我陶醉”。为什么我们每个人会有不同的反应呢?
我们每个人潜意识里都有一个极大的信念系统,或者叫价值观,而这个信念系统因为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不同而千差万别,对于那时候的我来说,我的假设就是自己好不好自己说了不算,别人说好才是真的好,别人都说不好了还自我感觉良好就是自欺欺人;并且会设定一个标准,觉得达到标准被人认可才有资格做某件事,不达到标准还要去做就是没有自知之明。
我们习惯用一种思维模式思考问题时,会有一个前提假设,在这个假设的背景下,我们就像是被人攥在手里的风筝,无论飞的多高,也只是被人牵着走的风筝而已。比如财富能量课讲的赚钱和金钱能量的流动。我们的前提假设是钱是很难赚的,我们是匮乏的,需要赚很多钱来填补。于是无论我们赚的钱有多多,内心的匮乏的空洞和对于匮乏的恐惧都无法让我们放松。
自我认知也是一样,我们如果有一个前提假设,那就是我不够好并且假设我好不好自己说了不算,需要别人来确认我好我才是真的好。这时候,如果某件事别人说不好我们自己觉得好就很难,即使做到了也会觉得是“自欺欺人”。而对于探索新的领域我们就会缺乏勇气,因为前提假设是我不够好,那就要有“自知之明”一些。别干不懂装懂,自不量力的事。当然别人干了我们就会生气,鄙视,甚至会愤怒。对于自知之明和自欺欺人这种思考模式,首先需要突破的就是这个前提假设。
举个例子可能会更明显,比如走在大街上看到有那种比较肉感的女孩穿那种洞洞的黑丝袜,我就会评判“这种身材就应该收敛一点,怎么还好意思穿这种衣服出门,太没有自知之明了”。而事实上是因为自己对自己设定了很多标准,因为那时候自己也很胖,所以买衣服的时候受限制就比较大,总认为那些漂亮的显身材的都是给身材好的人准备的,“胖人”没有资格去尝试。于是,非常有“自知之明”的我就被自己的标准束缚住了很多年。当然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这只是冰山一角。
当我们心中有了标准,做任何事情都会去考虑有没有达到标准。当然,我们自己也不知道我们有这个标准,只是知道我们会升起这样的情绪。记得有一次婆婆在教别人怎么蒸馒头,说的头头是道,特别慷慨激昂。我的评判心甚至都夹杂着愤怒和鄙夷,因为我心里的声音是她根本不会蒸馒头。我们都知道啊,在家自己都不会做的事情居然跑到外面去教别人,怎么这么没有“自知之明”?因为我心中的标准是“自己必须熟练掌握达到一定水平才有资格说话”。而且说完了要得到别人的肯定,别人说好才是真的好,如果别人不说好自己觉得好就是“自欺欺人”。
这个圈圈像一个诅咒,无处不在,我们可以仔细想一想,每当我们觉得别人做什么事情不好或不对的时候,都是我们不允许自己做那样的事情的时候。小到穿一件衣服,大到做一个决定觉得自己能力有限或水平不够,会极大限制我们的行动力和探索的欲望。就像崔永元对刘震云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如此出尔反尔,说话不算数等等升起极大的愤怒,也是因为他不允许自己这样。他对知识分子是有一个标准的,他严格按照这个标准执行,实事求是,实话实说,为自己说的话负责任,一言九鼎等……而这个标准都是自己给自己定的,当别人轻易打破的时候,内在就会有巨大的无力感和愤怒。(我本人是非常喜欢小崔这种性格的哈,并没有否认他的意思,只是想到这个模式的时候想到他也有这一点,千万不要引起公愤哈,我知道很多人都很喜欢他)。
但事实的真相是什么呢?真的是别人觉得好才是真的好吗?那“别人”是谁呢?有的“别人”觉得好,有的“别人”觉得不好,那我们该相信谁呢?该认同谁呢?世界上没有“别人”,选择相信认同什么的都是我们“自己”。真相从来就不是唯一的,就像那个穿丝袜的肉肉女孩,她敢于展现自己的美,尝试不同的风格,她的勇气和自信也一定会体现在其它领域,更有创造力,不被信念所裹挟。而勇气和信心就是一种独特的美。
还有婆婆的馒头,所谓的不“会”也只是我的评判,她是会的,只不过她蒸的馒头是硬的,不符合我对馒头的标准和认同。后来我才知道,就是有人喜欢这种硬的馒头,叫“呛面馒头”。她之前也是被自己的信念所困,觉得那种软软的大白馒头只有外边买得到,自己家里做的就是这种硬硬的呛面馒头。而当我从网上查到如何蒸馒头,蒸出来白白软软的馒头以后她就明白了,家里不可以蒸这种馒头的信念破了,后来她就“会”了。而无论如何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而又不强加给别人就是一种能量很高的表现,我越来越发现婆婆是个能量很高的人,而自从她学会了,我几乎已经忘了怎么蒸馒头。
如果我们现在就换一个前提假设:我原本就是完美的,是好的,我的好是由我自己的感受决定的而不是根据别人的眼光和反应判断的。也就是我们的存在就是有价值的,我们不需要通过自己年轻,美丽,有学识,有钱,成功,来证明自己有价值。我们的生命本来就是美好的,不需要通过这些外在的东西来获得“别人”的认可。因为如果我们底层不能认可自己,“别人”认可了我们也不会信,我们还会继续寻找,直到找到那个不认可我们的“别人”来证明我们底层的不认可是“客观事实”。归根结底这都是我们自己的选择。
而关于窗帘那个练习,很多人会觉得那我们应该是什么反应呢?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我们不需要“自欺欺人”的认为别人没有眼光,陶醉在自己的世界里。也不需要很有“自知之明”的认为确实不怎么样,要不然换一个?而是带着一颗敞开的心去沟通,带着一颗平等心和好奇心,我觉得这种挺好看的,我很好奇你喜欢什么样子的?你觉得什么样子的会更好呢?也许可以达成共识,稍作改动就能达到双方满意,也许就是有审美差异,我们可以选择另一个房间按你的想法来,也许根本不是窗帘的问题呢?谁知道呢……
我们总是假设自己不好的状态是正常的,感觉自己好就是自欺欺人,假设自己是不好的就是正常的,觉得自己好就是没有自知之明,不觉得很扯么? 我们没有意识到的是,觉得自己好,信任自己和尊重自己的价值才是有自知之明。评判自己做的不够好,没有看到自己原本就是本自具足的,觉得自己不行才是自欺欺人。
带着自我接纳去创造并不是鼓励自我放纵。当我们放下评判,就能接收到更多角度的信息,放下给自己设定的标准,也就能带着好奇心和平等心去看待这个世界的差异性,看别人也就更能用欣赏的,信任的视角切入。终归有一天我们会明白,尊重和信任别人就是尊重和信任自己,当我们越能尊重和信任自己,也就越能尊重和信任别人。是时候甩开那条风筝线,相信自己的翅膀,去做一只展翅高飞的小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