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差总按两遍铃
在书店买这本书的时候,一是觉得这名字挺有趣,二是看到加缪评价:没有邮差总按两遍铃,就没有我的的局外人。
这本书用几位小人物——流浪汉、希腊人、让流浪汉痴迷的美国女人(希腊人的老婆)、法官、律师、喜欢豹子的女人等,小人物再加上汽车旅馆、高山大海、法庭监狱等几个小的场景,讲述了一个环环相扣,精彩绝伦的连环犯罪故事,还有一点爱情。短短100多页,没有一句话让你觉得多余,每个细节都十分抓人。
这本书是James M. Cane的成名之作,根据一个真实的事件改编,并且曾经四次被搬上荧幕,即使是故事发送后接近一个世纪的今天,都不会让人觉得陈腐和乏味。
故事很精彩,但是不能剧透。不过,有一点我相信你们在开始阅读之后就会发现,读到文章的末尾也没有发现邮差在哪里,何况总按两遍铃呢?
接下来的部分写给自己,不用担心剧透,读完的小伙伴有兴趣可以再来分享讨论。
前两天看了高晓松对姜文的采访,姜文说:我对小说的理解,读完一遍下来,什么留在了你脑子里,给了你什么印象,你根据这个写出来的剧本才是你的故事。
难怪看到之前的小说再看姜文的电影,你会发现他的版本很特别,有姜文的味道。
邮差给我的印象:
爱情
流浪汉的爱
在希腊人死后,法官对流浪汉的分析我觉得是挺符合我的观点的,你四海为家,到处流浪,却只是因为“希腊人需要你帮他工作”而留下来,并且待了六个月之久,这太不正常了。真正的原因,一定是这位美国女人。
他们的爱说来就来,说走就走。
莫名地几次接触就让两个人在一起了,在第一次私奔的时候,半途中因为女人觉得走路特别辛苦,又没有依靠,所以打了退堂鼓。流浪汉没有特别坚持和挽留,类似吵了一架之后的不了了之。似乎没有她,没法生活,似乎没有她,生活也还不错。
在美国女人回娘家的那一周,流浪汉很轻易地就喜欢上了一个玩豹子的女人,并且陪着去了墨西哥,这段故事有点戛然而止的感觉,但是这其实是伏笔,最后也爆发了两个人的争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