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年,我突然觉得自己被欺骗了,这可能是一种哲学系统的选择。对,我宁愿把吸引力法则看成是哲学系统。
从2011年开始接触吸引力法则,到现在已经有些年头了。只是没有学好,没有在感觉好的那一刻追求更好,也就是紫雨老师说的得到所要之后乘胜追击,没有做到的。
“我们首先是精神存在体,然后才是物质存在体。所谓精神存在体,就是我们可以感知、可以创造。从最本质去看物质层面的自己,其实我们是一连串生生不息的思绪与情绪。”
我的惯性动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以物质为基础的外境,我们从小到大接受的也都是这样的教育。而吸引力法则看起来又跟这个相反。
实际上宇宙的运作是遵循吸引力法则的,而且很精准。当我把自己有意识地看成是一个在分分秒秒之中的一连串生生不息的思绪与情绪的时候,我发现自己更加容易活在当下。
当我调整呼吸,进入冥想状态时,“一般感觉都产生在动念之际,感觉与念头是一时具起的”,这个时候,我是无念、轻松,感觉肯定好;当我在做事时,我有意识地告诉自己,自己只是“一连串生生不息的思绪与情绪”时,我的聚焦点则全部移到了上游,回归到精神存在体。这就是吸引力法则中的“跳出三界外,不再五行中”吧!
重新认识人的本质,回归到精神存在体,回归到上游的能量。其实,人就是一连串生生不息的思绪与情绪。
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