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很奇怪的,越是闲,越是有大把大把的时间,却是一点正经事都做不出来。如果,稍微忙些,时间紧起来,除了可以完成硬性任务,还可以做许多事。
常想起,教书那会儿,常规的上课,备课;必要的判作业,写教案;辅助性的处理各种事务,无论怎样忙,忙什么,书照看不误。判日记的间隙,也得瞅几眼《平凡的世界》。下了晚自习,洗漱,收拾好也得9点多,7本《甄嬛传》两个学期完结。
想起那会儿,充实感油然而起,笛安的“龙城家族史”,嘉倩的“撒哈拉系列”,金庸的“武侠十几部”,以及零零碎碎的单本,传统的,励志的,流行的,小众的,记不清的书都是那时候看完的。是多长时间没有完完整整的,牵肠挂肚的看完一本书了?
去年,时间宽裕,买许多本书,把家里没看完的也带过来。上班的两个月,抽空看过几本,其它时间再没碰过任何书。这几天,柴静的《看见》看完后,再无翻阅其它书籍。近来,我常思索:为什么忙起来我才会看书?
不工作,没有时间观念,慎重思虑,这是有时间无收获的最大原因。早晨,睡到自然醒,吃饭,收拾屋子,磨磨蹭蹭,间或刷刷朋友圈。总之,不把时间当时间,一上午蓬头垢面,倏忽又中午,该做饭了。
果真是,不把时间当时间看的我们,时间自然也不会回报我们什么。我们绞尽脑汁把完整的时间碎片化,怕只怕,我们穷其一生都在做这么一件无法言语,不甚光彩的事。
那几日着实忙,培训,日更。被柴静的《看见》迷失,早晨起来心心念念,不用闹钟,按时醒来,一个章节下来就是一个半小时,才开始着手准备早饭。幸得起床早,一节下来时间尚早,一切不迟不迟。
仿若回到那会儿,有书有闲情,一页下去废寝忘食,唰唰唰,酣畅淋漓之后,望着厚厚的未判的日记本发呆。这久违的书本的滋味真想就这么被滋润着。
我自己总结,真是——闲时无获忙时乐呀!多想回到忙碌起来的日子,痴心妄想,会回去么?不如,不要妄想,就手逮本书起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