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急流勇退是真正有大智慧的人
文/艾草青团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教师节,马云在一封公开祝贺教师节快乐的信函中表示一年之后的今天,他将不再担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一事,一石激起千层浪。不少人将刘强东事件后刘强东依然领导公司的行为与马云在黄金岁月宣布“退休”的行为进行对比。
京东自有京东做事的道理,但我更认为马云的急流勇退是一种大智慧。
拥有急流勇退智慧的人,在权欲横流的社会中,能够不被物质和权力蒙蔽了自己的本心,清醒地认识世事。
1.
风流名相谢东山
谢安的大名,从那句经久不衰被人传唱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就可以窥探一二。他是淝水之战的征讨大都督,是《世说新语·咏雪》里的谢太傅,更是懂得在自己人生最辉煌之时交出京中所有的权力的名相。
谢安早年身在乡野却名闻朝堂,但他以纵情山水、培养晚辈为乐。在国家危难之时,他心念苍生,一切以国事为重。后秦符坚扬言投鞭可使长江断流,率领大军进驻淝水北岸,威逼东晋,朝野震恐。谢安时任征讨大都督,他从容调度,以少胜多打赢了这场“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后,谢安并未迷失在这份战争胜利带来的荣耀中,他懂得功高震主的道理。于是在功成名就之时,他急流勇退,交付兵权,回归广陵过隐居的生活。
2.
商祖范蠡
说到范蠡,大家或许第一个联想到的是西施和范蠡的故事。但其实他亦是一个有急流勇退大智慧的人。
范蠡博学多才,因不满当时楚国政治黑暗、非贵族不得入仕的情况而和文种一起投奔越国,辅佐越国勾践。他劝越王勾践忍辱负重,先抓经济,继而亲民稳定社会。终于在条件成熟时,越国一举打败了吴国军队,活捉了吴王夫差,以雪前耻。
范蠡因功绩卓著,被封为上将军。但范蠡看出越王勾践是一个“可与同患,难以处安”的君主。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名望高于勾践并不是一件好事。就在勾践准备对他论功行赏的时候,范蠡率领家人悄然离开了越国,辞官隐退。之后过上了携妻子泛舟江上的日子。
反观和范蠡一起的文种,他没有听从范蠡的劝告和范蠡一起离开,认为自己功不可没,后因和越王产生分歧最终被越王赐死。
3.
第一谋士张良
汉高祖刘邦的谋士张良,被称为“汉初三杰”之一,以谋略闻名于世,在帮助刘邦打天下的过程中曾数次出谋划策救刘邦性命,更是被刘邦高赞: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汉初高祖六年十二月和正月封侯的时候,很多将领争军工,而张良并没有。刘邦欣赏张良的谋略,感激张良的数次相救,让他在土地最肥沃的齐国任选三万户作为自己的封地,张良一再拒绝,选择了与刘邦相遇的留地,只要了一万户,被封为留侯。
封侯之后的张良,基本不理朝政,而是称病在家,说自己“愿弃人间事,从赤松子游”。他深知“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道理,也目睹了韩信被刘邦猜忌,被没收兵权,最终丧命的下场。
于是急流勇退,保全了自己和家族。
即使是常胜将军,也总有失败的一日。位高权重的人,面对金钱和权力的诱惑剑走偏锋,导致晚节不保的例子更是比比皆是。月满则亏,水满则溢。人生起起落落,到达了山顶的位置之后,就只剩下坡路可走。
最高明的人懂得及时抽身。在人生的最高点急流勇退,保全所有人对你的良好印象。幸运之神不会一直光顾你,不懂得及时收手而得意忘形之人只会跌得更惨,所谓物极必反。
及时止盈,急流勇退方显智慧。
冯梦龙的《警世通言》曾有一句: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便宜不可占尽,聪明不可用尽。我想这便是急流勇退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