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回顾写作过程,我发现自己始终在思考一个问题:站在人生的岔路口,人究竟应该怎么做?我希望读者能在掩卷时喃喃自语:我从未读过这样的小说。”这是东野圭吾先生写在《解忧杂货店》封面上的一段自白。
封面上的一段自白不仅是东野圭吾内心的独白,而且也是他对用心感受本书的读者的一种美好希冀。阅读此书本是一次打发时间的无聊消遣,我却无意中踏入了这个奇妙而又温馨的世界,细细回味之余,心中竟不禁产生了温暖的共鸣:我从未读过这样的小说。
僻静荒凉的街道上有一家名为浪矢的杂货店,这里不仅销售日常杂货,还提供有趣的烦恼咨询。活泼可爱的孩子们向杂货店店主浪矢雄治爷爷提出各种奇奇怪怪的有趣问题,浪矢爷爷就很认真的将答复张贴在店外以供参考。
这本书是对孩子们游戏式问题的一种允诺,并未真正解决人生烦恼,直至第一张认真而严肃的来信,浪矢杂货店便在无意中真正开始成为解忧场所。
只要前一天晚上写下烦恼将信纸投进卷帘门的投信口,第二天早上就会在店后的牛奶箱里得到答复。当这种有趣的事情逐渐传播开来后,浪矢杂货店变热闹了起来,大家把疑难困惑写成信投进杂货店,而后惴惴不安又满怀希望地期待着答复。
因男友身患绝症,在爱情与梦想之间犹豫徘徊的击剑运动员月兔;为了音乐梦想离家漂泊,却在现实中寸步难行的鱼店音乐人松冈克郎;面临家庭巨变,在骨肉亲情和未来迷茫中挣扎的保罗列侬浩介先生;以及梦想经济优裕而劳累踌躇的迷途小狗武藤晴美……生命中的一次偶然交会让他们彼此紧密相连,同时向杂货店求助的他们也与孤儿院丸光园有着不可分割的感情。
杂货店的浪矢爷爷,他多年前曾经爱过有着身份差距的大小姐,不得已放手释怀的爱恋让他心中充满对世人的关爱;而曾经的丸光园的园长,正是他心中难以忘记的恋人,她坚定的同样是一份释放并传递博爱的信心。不论无意的伤害亦或是温暖的相助都早已在不经意间形成纵横交织的人际网络,而由此也演绎出各自截然不同的美丽人生。
细品解忧脑海中总会浮现出许多暖暖的温馨画面,阳光下水面浮动的涟漪、远处满山遍野的花朵与青草、清澈湖面下怡然不动又倏忽远逝的鱼儿,还有乍暖还寒时柳叶枝条下的笑靥如花……这些轻轻柔柔的美好、淡淡小小的幸福都会异化成心中不能轻易舍弃的羁绊,就像每个人的人生一样,悠长而温暖……
也许我们每个人过去或者未来的自己都会与他人的命运紧密相连,而在人生的旅途中,认真作答的每一个人,其实都是在向自己发问。
带着自己内心的答案,去不留遗憾勇敢而真实地活着,让心灵充满爱与真,让生活奇妙多姿而又百般精彩!
有人说《解忧杂货店》是东野圭吾版的心灵鸡汤,但我认为这样的说法就像只看到小偷是“小偷”一样。小偷确实是小偷,但小偷绝不只是小偷。把表面看到的当作是全部,是这世界惯有的粗暴思维,却也是看到这本书的我们得以放下单一思考模式的机会。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但在对错之间人的挣扎与改变似乎更值得一探究竟,这本小说隐而未言的重要部分或许就在此。
“心灵鸡汤”未必是贬抑词,一碗能让人想一喝再喝,且喝完能脱胎换骨﹑丰富心灵的鸡汤,有何不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