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价者和觅价者
前面的模块讲的是生产的规划,根据比较优势原则来确定我们从事哪一个行业的生产,也讲了生产的规律,生产的成本怎么计算?什么时候开工,什么时候应增加投资,生产经营的现实条件是什么样的?我们的雄心和想象力对我们的生产又有什么样的影响?今天这一节讲东西生产出来以后定价的规律,产品是怎么定价的?(受价是接受价格的意思,觅价是寻找价格的意思)
1.1、完全竞争状态与受价者。完全竞争状态或说理想竞争状态。市场里有大量买家和卖家,他们交易的商品无质的区别,商品量大,任一买家或者卖家都不可通过控制量来影响价格,同时买家卖家可随时进出市场,市场的信息也完全是自由流通的,交易费用很低,没有讨价还价的过程,没有尔虞我诈的过程。
1.2、在现实生活中,农产品市场比较接近这个标准,农民数量多,农产品的质量之间差距小,个人的产量与整个市场的产量相比微不足道,他们只能被动地接受市场的价格。这就是受价者。还有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股票,买卖数量相比总量不是太大,不占市场任何明显份额时,定价也只能受市场限制,买卖股票的人是地道的受价者。
2.1、不完全竞争状态和觅价者。指市场上每位买家所卖的产品,在品质上都有一定的差距,当然我们也假定这种市场的信息不完全流通,信息不完全对称,交易费用是正的,存在讨价还价甚至尔虞我诈的现象。因为产品存在差距,买家就不能在不同卖家之间切换,产品其中存在的差距会吸引不同的买家。产品价格高一点低一点,不会吸引或赶走所有买家,在此卖家对价格和产量有一定的操控权,卖家的特点可以用下面一条曲线来表示。
卖家会不断的摸索出一个合理的价格,而这个价格能使他的总收入达到最大化,(即图形中那个矩形面积最大)。这种状况下卖家属于觅价者。
2.2、现实生活中,我们见到的几乎所有的生产商都属于觅价者,比较明显的如不同品牌的手机,区别很大,小米锤子苹果品质不一,风格不一样,侧重点不一样,价格不一样。还有小区里的小卖部,也属于觅价者,他卖东西价格高一点低一点,买家可能还是会买他的,因为他付出的还包括了位置在内的综合服务。
3、不完全竞争是市场的常态。完全竞争状态对应着受价者,不完全竞争状态对应着觅价者,真实生活中前者只有少数。竞争都是不完全的,如果是完全竞争状态下,所有的厂家生产同样的产品,这不是什么好事,反而每一位供应者力争给消费者提供有那么一点不同的产品,力争把自己的产品做的多那么一点点特色,这样的社会才是理想的竞争状态。有些经济学家认为这是不理想的状态,这恰恰是我们每天都遇到的,商人和消费者都孜孜不倦追求的状态,这才是理想竞争状态。正因为如此,商人们不断的生产新的产品,追求差异化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从来没有市场上只有一种产品的状态。
2018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