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烁佳
武松,绰号“行者”,在《水浒传》中,我便最喜他的性格。他最为著名的故事,莫过是“景阳冈打虎”了。因醉酒上山后,老虎朝他扑来,武松躲两次仍无济于事,便徒手打死了老虎,这真真切切的让我们感受到武松的胆大心细,武艺高强;在鸳鸯楼里杀死人之后,武松竟敢用血在墙上落下自己的大名,这“血检鸳鸯楼”更向我们展现了武松敢作敢当的英雄气概。我认为:“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便是武松的处世之道了吧。
李雨霏
我认为武松是《水浒传》里最有男儿血性,活得最恣意的一位英雄。正所谓“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真英雄。”我认为武松能从水浒108位好汉中脱颖而出,肯定与他的勇猛和智慧是分不开的。“景岗山打虎”是能够看到武松的武艺高强,“醉打蒋门神”也体现了他斗争的智慧,武松在《水浒传》中星位是天罡正将,所以他的一生也占了一个“狠”字。血溅鸳鸯楼怒杀西门庆等情节中,他的做法太过狠辣,所以我认为武松不分青红皂白的杀戮行为,并不值得提倡。
郭沐悦
在《水浒传》中,我最喜欢的人物就是武松了。尽管他有些嗜杀成性,也会滥杀无辜,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他活的很亮堂,有仇必复,有恩必报,而且敢作敢当。他是最懂得“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的,在发配孟州的途中,仅仅是因为施恩厚待他,武松就帮助施恩夺回了快活林;在景阳冈打虎中,他表现出了勇猛刚强、胆大心细的特性,但我认为,这里也体现出了他的一个缺点——不听别人的劝阻,甚至有些自负。但总的来说,我还是很喜欢这个机警心细、爱憎分明的武松的!
宋雨墨
武松是一个有义气的人,刚猛不屈、敢作敢当,十分仗义,同时有些好面子,宁可冒着生命危险也不愿别人说他胆小,但是从他杀人后留名也可以看出他有点傻,从做人方面来看,他是嫉恶如仇,从另一方面来看,乐于助人也是他最大的弱点,往往最易被别人利用。知恩图报,不向恶势力低头也是他的优点。可谓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典型了。
李鸣宇
"行者"武松,一百单八将中,最名副其实的英雄,不仅似个阔绰大汉,又像个品质高尚的翩翩君子,虽"血见鸳鸯楼阳楼的事",可看出武松有些血腥,但他嫉恶如仇,对好汉也是义薄云天,即使过于血腥,也只显出他对恶势力的仇恨,并且“错的不是我们,而是整个世界”由于当时社会的黑暗,武松也是一个受害者,只有被逼无奈。同时,武松也是好汉中武功极高的人,无论“醉打蒋门神”,还是“景阳打虎”,或是“夜走蜈蚣岭”,都显出武松武艺高武艺的精湛。所以,无论哪个角度来看,水浒传中最让我敬佩的,莫过于行者武松了。
赵家乐
武松,江湖人称“行者”。景阳冈借着酒性,单枪匹马打死了山上的老虎,从此威震天下。 我最喜欢他“斗杀西门庆”这一故事情节:得知哥哥被潘金莲和西门庆杀害,在邻居口中得知真相后,在狮子楼斗杀西门庆,又回到家杀了潘金莲。“有恩必报,有仇必复”是武松的特点,她有勇有谋令我钦佩,但滥杀无辜也更加证明了“人无完人”。
潘昊炜
《水浒传》中有一个深入人心的情节。就是武松景冈山打虎,体现出他的勇猛胆大心细。正所谓“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武松可是把这句话体现的淋漓致尽。其实我并不是很欣赏这个人物。他的一生在狠,血和杀戮中度过,虽然说他在斗杀西门庆。和大闹飞云浦中有仇必报,有智有谋,但他却总喜欢杀人,他有一个外号是行者,“也许这就是所谓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吧。”
姬欣彤
武松 ,一个活的恣意的行者。 “ 直裰冷披黑雾,戒箍光射秋霜。额前剪发拂眉长,脑后护头齐项。"对他的外貌作了描写。他是一个勇猛无畏的人,井阳岗打虎,毫不畏惧,奋勇上前,为村民除暴安良(武松打虎井阳岗);他是一个有仇必报的人,看到自己的哥哥被杀害,抑制不住心中的悲痛与愤怒,不惜一切代价为哥哥报仇(西门命丧狮子楼);他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当帮助过自己的施恩被蒋门神欺负,二话不说,火冒三丈,为其讨回公道。(武松醉打蒋门神)但他有一个缺点,有勇无谋。 若不是做事冲动,没有谋略便不会被蒋门神他们诬陷,所以我们要学会三思而后行。
马姿璐
武松,我所知道最著名的故事就是武松打虎。武松打虎的原因是以为武松不听劝告,趁着酒性单身上山,看了庙门上的告示才知道真的有虎,但是还是继续上了山。由此可见,武松是艺高人胆大,武义高超的。有句歇后语说的好“武松打虎---艺高胆大”。武松还是一个敢作敢当的人,他在张督监府杀人后,留名道“杀人者,打虎武松也”。武松,一身虎胆,武义高超,嫉恶如仇,行侠仗义。
常裕杰
武松,人称“行者”。他武功高强,曾经在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一只吊晴白额虎,也因此名气大增,从此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血溅鸳鸯楼”更是显现出他的血腥与凶残,杀人之后又用血写到“杀人者,打虎武松也”,也说明了他的敢作敢当。他知恩图报,在孟州时,他受到金眼彪施恩的照顾,为其报恩,醉打蒋门神。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即使是好汉,也有缺点,他性格过于外露,虽光明磊落,但不懂收敛光芒,容易树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