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知道和人交流的秘诀是什么吗?”
“是什么? ”
“谁提问,谁就掌握对话的主动权。(Whoever asks questions controls the conversation) 如果你直接回答别人的责问,很容易上套。提问的过程,实际上是引导对方按照你的思路思考。在这个过程中他会更自然地得出你想要他得出的结论。所以面对这类挑衅的问题,我从不辩解。
你知道里根以前竞选总统时说过什么?”
2“什么?”
“ 如果你解释,你就输了( If you explain, you lose) 。所以遇到挑衅我从不解释,但是偶尔会反问。这个需要反复训练才能纠正,因为人的本能是会马上想去解释 ".
我们碰上无数的困难和委屈,在委屈和困难之中,我们总能找到自己鼓励自己的办法,我们总能找到左手温暖右手的办法。
3在一个非常混乱,负和游戏的环境里,最佳的策略是避免硬拼,远离漩涡,等待环境慢慢稳定,出现大量秩序真空后,再回来。
4一个例子是一次大战时,法国牺牲了近一百八十万青壮年男子。战争结束后适龄未婚男子比女子要少 40% (相当于1:1.66 的比例), 以前找老婆困难的人,就没有任何问题了。法国因此也引入大量外国劳动力,1919年之后中国青年留法的勤工俭学,也就是这么来的。
5如果没有看清楚形势的改变,不管多牛的人,在漩涡中也有极大概率被淹没吞噬。死守着旧的价值体系,不识时务去硬拼的人,最后结局往往就是被悄无声息地吞噬,老婆跟人跑了,财产被人分了,然后其经验教训不被人所知。
6一战晚期,1918年三月三号,列宁为首的俄国政府在德军的巨大压力下,好汉不吃眼前亏,果断和德国签了 Brest Litovsk 条约,放弃了对芬兰,乌克兰,白俄罗斯,波罗的海三国的领土主权。八月份还签约许诺赔偿德国六十亿马克 (活下来就好!)
7但德国对西部俄国的占领,消耗了巨大人力而没得到实际好处,到了十一月,德国弹尽粮绝,对协约国投降后,这个条约实际上就作废了。
活下来就好,出场就好, 它的最本质底层逻辑是,在实力不够,风险成本远大于潜在回报时,不要去和别人硬拼,白白消耗自身能量。
8在一个复杂系统里,当资源有限而变得更贵时,总会有人为了保持回报率而愿支付更高的成本,冒更大的风险,然后和他的竞争对手们展开成本更高,风险更大,更不理性的竞赛。这是数学的必然。最后他们一起共输,系统重新洗牌也是必然。当然这个周期可能很长。
9正面厮杀会产生一种成功的幻觉,觉得自己做某件事就可以得到想要的东西。但你做的任何事,竞争对手都可能出招反制,虽然也许直接看不到。如果没有碾压性的实力差别,成本会迅速升高失控,甚至导致自身的破产和毁灭。
10凡是对手可以出招反制的竞争行为,都属于低效甚至无效竞争。而在竞争对手无力抵抗或者放弃退出时,再出招,才是高效竞争。
11只要你在这个方面有足够的自律和耐心,修炼内功,假以时日,周围那些不自律的人迟早都会自我毁灭,然后你可以相对轻松地在一个缺乏强劲对手的环境下,获得更多资源,进一步迅速提高实力。
12把道理想通后,就可以理解自律的成本往往最低,而和别人正面消耗硬拼的成本非常非常高。让他们去互相厮杀消耗吧。
13活下来就好,及时出场就好。(Just survive, just show up, on 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