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修己身,暂且小记当下的理解,方便未来回读增进,“温故而知新”。今分享于个人公众号,笔者王升请你多多指教。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说:不到求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不到想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告诉他桌子一个角,无法明白其他三个角,就不重复讲其他的。】
“愤”是激愤,犹如内心的激情要喷涌而出,在此处是形容一个人对未知的求知欲,非常想弄明白但又找不到切入口,此时孔子才会给点启示以开导。“悱”是一种想说说不出来的状态,此时孔子也会给予启发。这两句话在讲孔子的教学技巧是启发式教学,而且前提是学生要对未知事物产生兴趣,要有独立的思考,不是和盘托出式,不是老师讲完学生背记。另外对于“不悱不发”还有一种观点将其解释为“没有疑问就不会有发现”,在我看来,单独拈出这四个字作此解很有道理,但放在当前语境下稍有不妥,所以我接受前一种观点。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是成语举一反三的出处,讲明白桌子的一个角,自己能触类旁通是孔子所赞扬的,用通俗的话讲,就是要能开窍,如果不能做延申和引用,那以后遇到类似问题都如同第一次碰到一般,永远无法逾越。加上后面“则不复也”,这句话产生了争论,其一观点认为不能举一反三就不再教了,如此理解便是说孔子只教聪明人,显然不对,因为孔子是“诲人不倦”和“有教无类”,所以这种观点有漏洞也不合理。其二观点认为“复”是回到思想智慧的本位,可能是我太孤陋寡闻,对此高深理解充满困惑,无法分辨,但我固执的对自己说过,读论语不求随大流,但求习得能帮到自己的一言一语,无法理解之处暂且放一旁。其三观点认为是不讲其他重复、类似的问题,讲完东角不能明白南角,可以将东角再讲一遍,但不会东角讲完接着讲南角,还不行的话,北角也讲一边。这令我想到当初课堂上,明明是同样知识点,但老师往往“被逼”或“教条式”的把同一类型的题目从第一题讲到最后一题。如此这般依旧会有同学没明白,究其原因是学生自己没经历“痛苦”,当他听完东角的讲解,虽然有疑问,但如果能自主的去琢磨,最后自己真正想明白了,如此才能举一反三。我认同第三种观点,因为逻辑自洽。
读完这句话,总结起来就是要培养学习的自驱力,有求知欲,有探索精神,愿意思考才是真正的在学习,这对老师和我们自己都有实际的反思作用。最近听老婆说到他们学生报兴趣班的一些情况,有的孩子碰到喜欢的项目,拽着父母不放,非得去报班,虽然大都是乐高、武术等好玩的课程;有的孩子是被父母强行报了无数的班,周末两天排得满满当当,甚至中午十一点到下午一点都在上课;还有一种是父母报完班,家里的老人跑去退费退课,说累着孙子了。这不由得引人深思,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局面呢?我不想对此评议,但类比孔子的教学方法,孩子凭自己意愿报班或许更值得推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