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风的衣裳
我本初入简书这一方天地,心心念念的散文与谈写作征文于我何其之难,因有“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是不是上天也会怜我爱散文的这一片心,能够赐梦于我去庄子那儿求讨散文一篇呢?
我喜欢散文,或者用热爱更能解我之于散文的这份情衷。散文,连名字都这么美,闭上眼睛,散文仿若一个灵透的少女,踏着洛水,披着云霞,带着娇憨与灵动款款而来。散文历史久已远之,先秦时期的诸子散文灿烂了几千年的时光,而唐宋的古文运动推动了散文的繁荣和发展,唐宋散文八大家使得那个时代的散文精彩纷呈。到了今天,散文名家更是人才济济、灿若星辰。
散文不拘于形式,文字似信手拈来,看似毫无章法,其实自有归处。就好像公园里刚学会走路的顽皮孩子,妈妈坐在长椅上,孩子就在公园里蹒跚着跑来跑去,一会儿去草地上拈一片儿草叶,一会儿去跟别的小孩儿抢那个红皮球,一会儿乍着手去抓飘过来的肥皂泡,妈妈的视线一直追寻着孩子的身影,而孩子无论怎么跑终会回到妈妈的怀抱。
散文读来必是优美的。内容之广泛,可以记人叙事,可以写景抒情。曾经以为散文很好写,无非就天马行空地写吧:天边来了一片云,地上起了一阵风,风里带着小草的馨香……可是写着写着,要么没了词,要么收不住了脚,后来便慨叹,真正写好可还真是不容易。
好的散文,意境幽远,像是一盏茉莉清茶,嗅着茶香,跟随作者的思绪展开广阔的联想,一点一点地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地铺开,让读者的眼睛跟随着作者的文字,步入深远的意境,不自主地陶醉其中。文字沏成的清茶品尽了,读者却还在茶香里缱绻徘徊,久久不舍离开。
好的散文,文字优美得犹如三月里的桃花,“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艳而不俗,美而不骄,行文流畅如涓涓溪水,洋洋洒洒从溪涧汩汩而出,如古筝声声不绝于耳,似松涛阵阵伴风而行。
我喜欢读优美的散文。中学时第一次读《醉翁亭记》,一颗澎湃的心竟然久久于文字间徜徉不已。文章不长,现摘抄如下: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欧阳修跻身唐宋八大家,果然文采翩然。全文不过寥寥数百字,竟然将山形地貌、泉水亭阁、四时风景、游客憨态、林中鸟语诠释地淋漓尽致。开篇即入境。“环滁皆山”四个字精悍干练,先从山水过渡到醉翁亭,再从山间四时的变换引领出宾客游兴大发;行者前呼后应、临溪而渔,其宴也丰盛;宾客酿泉为酒,觥筹交错,其乐也无穷。每每读此散文,常感胸中澎湃,感叹于祖国大好河山之瑰丽,感怀于文人写景抒情之斐然。文中多个“也“字的运用,读来非但不繁赘反而朗朗上口,如此美妙的一篇散文,需要多深的文学功底才能将文字驾驭得如此风情万种?
文章如此优美,用字简练,用词生动,既是游记,又借景抒情。细品之下又仿佛另有一种况味在心。文章第一段,引出“醉翁亭”名字的由来,欧阳修号醉翁,是作醉翁亭。一句“饮少辄醉”及“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展现了醉翁隐藏于山水之后那难言的苦衷。让我们看一下欧阳修这篇散文的写作背景:
宋仁宗庆历五年,范仲淹等人遭谗言迫害离职,与之交好的欧阳修上书为他们分辨无果,被贬至滁州做太守,名篇《醉翁亭记》就是写于此时。文中“乐“字贯穿始终,前后呼应,一则体现了太守与民同乐,二则实为苦中作乐。而正当盛年却自号“醉翁”,则体现了欧阳修借游山水之乐,浅醉抒怀而排遣因政治生涯受挫的苦闷。最妙的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另有“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让我们对于醉有另外两种解读,一是太守陶醉于山清水秀的如幻美景,二是陶醉于与民同乐的人文情怀。
而“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既是对草木风情的鉴赏,亦是对自身高洁品质的极致爱惜,抒发了醉翁不随波逐流的精神追求。
像欧阳修这种散文大家的文章我等只能高山仰止,然而自己的文章还是要自己做,那如何做?通过读很多名家的散文,我有几个感悟,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
写散文要有广阔的视野,丰富的素材,不要局限于自己的那点小情小调,要放眼外面的天空,写出能引起读者共鸣的大气磅礴的文章。所以选材很重要。写景,景致必是“风景这边独好”;抒情,情感必是“衣带渐宽终不悔”;写人,人物必是“世间始终你好”。即文章立意要独特,要有一颗不凡的心,一双不俗的眼,一个智慧的脑,抓住一瞬即逝的灵感,发现最能打动人心的瞬间。
写散文的心灵是丰满而充实的,思想是深邃而悠远的,对人生有深刻的感悟,写出来的文章才会直抵人的灵魂。无病呻吟,会让文章没有感染力。比如林清玄的《片片催零落》,“人既是这样脆弱,一片片地凋落着,从人而来的情爱,苦痛,怨憎,喜乐,嗔怒,是多么的无告呢?当我们觅寻的时候,是茫茫大千,尽十万世界觅一人为伴不得;当我们不觅的时候,则又是草漫漫的、花香香的、阳光软软的,到处都有好风漫上来”。这里,作者以细腻的心思运用佛家的理论,发出了初之不得与终有所得的深刻感悟。
散文的语言要简洁生动,用语切忌口语化,对文字要有敬畏之心。散文语言最大的特点就是优美,读来让人如沐春风,荡涤心灵。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读了是不是心都要醉了?
写散文也是要注重修改的。“醉翁亭记”通篇行文如高山流水,仿佛一气呵成。其实并非如此,据文献记载,欧阳修初稿曾不惜笔墨地将周围的山峦叠嶂一并入文,修改时,却惜字如金地全盘删去,只寥寥“环滁皆山也”几个字,将滁州的地势特点一目了然地呈现出来,既突出了重点“醉翁亭”,又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这告诉我们,写文章是需要磨砺的,有时候甚至需要字斟句酌,还记得贾岛“推敲”的故事吗?有时候还要不惜将我们辛苦写就的大段无用文字忍痛删除。大文豪尚且如此,何况我们这般小小生灵呢。
散文创作是一种积累沉淀的过程,需要长期坚持,厚积而薄发。文学创作路途艰辛,注定只能一个人走,途中会孤独迷茫,乃至彷徨无助。但是梅花香自苦寒来,没有苦痛的坚守,何来傲骨的风姿?任何时候,不要放弃对文学的这一份执着与热爱,在坚守中寻求突破,终有破茧成蝶的一天。
这或许是梦中庄子言及于我的,亦或者只是我恍然间的若有所悟。经历如此一个美梦,醒来后,可能还是写不好散文,但也无妨,老天都如此钟爱于我,我又岂能再妄自菲薄。于今日开始,素心研磨散文名篇,听蝉鸣于树间,赏弦月于山巅,于诗经中撷取绮妙情思,自宋词里择选美幻词令,再赴三千大千世界历练风尘,感念冷暖,了悟人生。也许此间苍老了容颜,却丰富了岁月;辜负了过往,但邀约了未来。终有一时,我于散文是“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应如是”;必有一日,散文于我是“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