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真的会交流吗
1.学会倾听
交流的有效与否往往更取决于听者而非说者,反过来说,失败的交流往往源自听者的疏忽。
- 为了真正做到有效倾听,最需要克制的就是“过早质疑”。
- 说者必须展示一个复杂的说理过程及其烦琐但又重要的细节、事实、证据之时。不要打断对方的讲述
- 排斥状态更应该被提防
吴军在《硅谷来信》前两封中就提到即便遇到不中听的话,也要试着找出其中合理之处。这是吴军的中学校长万邦儒先生的教导。当时吴军还是中学生就能够领会这样的教导,可以想到他为什么会有如今的成就。
为了让自己听得更有效率,我们要牢牢记住这个简单而又实用的原则:就算需要质疑,也一定要等到对方把话说完。
- 大多数人会对自己的记忆力过分高估
- 相信自己的记忆力比自己估计得差(甚至差很多)是一个去除这一幻觉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 借助辅助工具(笔记、照片、录音等)来帮助记忆。
- 养成一个重要的习惯:一旦决定倾听,就要主动帮助说者进入“倾诉”状态。
2.说与不说
通过努力、通过积累成为能说更多话的人。
3.共生状态
以为自己就是一切,一切都是自己,这种状态心理学上成为“共生”。我们必须让自己脱离思想上的共生状态。
讨论的是三个原则
- 第一个原则:有意义的讨论的前提是双方不仅要“相互竞争”,更要“相互合作”
瓦茨拉夫·哈维尔先生制定的《对话守则》:
- 对话的目的是寻求真理,不是为了斗争。
- 不做人身攻击。
- 保持主题。
- 辩论时要用证据。
- 不要坚持错误不改。
- 要分清对话与只准自己讲话的区别。
- 对话要有记录。
- 尽量理解对方。
- 第二个原则:真理是独立存在的,它从来不会依附于任何个人或者集体
难以跨越“自以为是”的一个可能的原因是整个过程充满了曲折。我们为了变得“有知”而挣扎;然而,挣扎的结果是我们将面临更多“无知”。
如果我们在任何讨论中发现参与者里面有“自以为是”者存在,那么最好的选择只有一个:退出讨论。
- 第三个原则:真理不变,也不会因任何人而变;不停变化的只是人们对真理的解释或者理解
我们在讨论(甚至争论)的时候,原本的焦点在于“事实”,而非“看法”,因为“看法”无法争论——“看法”只是对事实的“理解”而已,“理解”本身又不一定可靠。尽管讨论都是从交流双方的“看法”开始的,但讨论的最终目的是剔除“看法”、萃取“事实”、把理解中不可靠的因素过滤掉。
心智成长是自己的事情
4.正确复述
如果甲与乙两个人需要沟通,过程是:
- 甲将他的想法用他的语言表达出来(即“编码”),
- 乙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甲的语言(即“解码”),
- 然后反过来再次进行。
此过程可能重复数次。
不同人的“编码/解码”机制常常也不相同
为了保证沟通顺利,往往需要添加一个验证机制,或者说反馈机制
5.勤于反思
- 深刻了解经验的局限
- 时时刻刻保持警惕
- 使用记录,使自己能够记住更多的经验
- 通过观察和阅读汲取他人的经验
- 经常试用类比来跨越未知与已知的障碍
- 耐心等待以获得不能跨越时间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