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临近七夕,家人就会买七夕饼,外公就会给家里送吃的,水果、饼干等,从小就将七夕当做一个节日。七夕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牛郎和织女,在神话书中得知七夕节的晚上如果躲在葡萄架下就能看到牛郎织女在朱雀桥上相会的场景。但在下雨的七夕节里,母亲会跟我说,牛郎织女相会落泪了。孰真孰假,只觉得美好的回忆应该寄托于美丽的传说。
2017年8月28日,也就是2017年的农历七夕节,人们将它当做一个情人节,没有了小时候的节日氛围,却有了虐狗的气息。从七夕的一个月前就已经被各种商家制造各种噱头,昨天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一个朋友的动态,为庆祝情人佳节,微信好友总共441人,如果每人给他发个10元微信红包,那么晚上十二点一过,他将挑出4个好友,每人发出1千多元的情人节红包。就是这样的信息,有些人一笑而过,有些人却玩心就起。很多时候的玩就是需要一个借口,所以一年才凭空出现那么多节日,光是情人节,一年也至少三个以上了吧,什么214,314,七月七,似乎这样的氛围更容易被当代的年轻人所接受。
就我而言,更向往的是小时候的那种纯粹,七夕应该下雨吧,因为神话的寄托,我更愿意相信牛郎织女相会落泪了,少时的我总会愤慨王母的棒打鸳鸯,希望七夕那天时间慢走。那时候的日子真的很简单,七夕永远还是在假期里,而我就是在家帮忙干活,一成不变的生活因为一个美丽的传说让这一天变得有色彩。夜晚乘凉,仰望星空,就会思考哪里是牛郎织女的地盘。还有北斗七星,永远找不到书本里像勺子一样的星象。偶尔一闪一闪移动的星点,也会兴奋的大叫“飞机”,喊来小伙伴一起围观,然后眼光一直跟随,直到星点消失在云层中。
多年后,我能够近距离的观赏飞机的起飞降落,但却已经少了当初的那份兴奋,人似乎到达一个年龄段,便很难对事物提起兴致,被现实捆绑的永远是与金钱理想相关的东西。
什么时候已经开始忘却了记忆中最动人的传说,没有了遥想、希冀和祝福,剩下满身的疲惫和不堪。很想再跟身边的人说一句:“都说七夕这天要下雨。你们还记得吗?”生活依旧,疲惫奔波的生活下我们似乎都忘记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