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鸡也能做博物馆?

文/山河九鼎

如果要了解一个地方的历史人文,博物馆是不错的选择。

可任凭我去过许多地方,也看过许多地方的博物馆,却还是被一只鸡,准确地说是被一个以鸡为主题的博物馆给震撼了。

那么问题来了,一只鸡也能做博物馆吗?

答案是毋庸置疑的。这个地方就在内蒙古乌兰察布的卓资县。

说起驰名全国的“鸡”,除了卓资山熏鸡,还有山东德州扒鸡,河南道口烧鸡,以及咱梅州的客家盐焗鸡。

可能够把名鸡打造成博物馆的,恐怕也只有卓资了。

在去参观熏鸡博物馆之前,来自台湾的张老先生就极力推荐,他说我应该会感兴趣,因为记者的职业习惯,会有一种猎奇心理,又因为对历史文化的研究,也会有不一样的视觉。

进去的时候是晚上八点多,在有些许朦胧的黄色灯光下,一只硕大的熏鸡陈列在眼前,背后是一副“百鸡图”,形态不一,各有千秋。

往里面的展厅走去,还有用六十多种字体写的“鸡”,以及古诗里与鸡有关的诗句,似乎闻到了一股文化的气息。

除了历史与文化层面,博物馆还从种类、地域分布、产业养殖、制作工艺等方面展现了卓资山熏鸡的“前世今生”。虽然是围绕着“鸡”来做主题,但看到的又不仅仅只是“鸡”。

这种“言在此,意在彼”的布局,确实让我眼前一亮。

其实,鸡一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还没有计时工具的远古时代,“鸡鸣”就作为一种衡量标准,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作息。《诗经》中还有这么一首郑国民歌《女曰鸡鸣》,说的就是妻子听到鸡都打鸣了,叫丈夫赶紧起来劳作。“鸡鸣而起”、“闻鸡起舞”等成语的诞生也是最好的证明。

对于古人而言,鸡不仅是一种良禽,还被视为具有“文、武、勇、仁、信”等优秀品质。

甚至,古人还认为鸡能辟邪,只要一打鸣,就能赶走鬼怪。看过《鬼吹灯》的都知道,在摸金倒斗之时都会以“鸡鸣灯灭”为准则。


从民俗上的角度来说,鸡一直是老百姓心目中的一种吉祥物,是“凤凰”的化身,蕴含着“龙凤呈祥”的美好愿景。在《太平御览》里,还有这么一句:“凤凰鸣高冈,有翼不好飞”,能站在高冈上名叫,有翅膀却不能飞,这说的不就是“鸡”吗?

而在文人骚客的诗词里,也可以觅得鸡的踪影。比如李贺的“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张籍的“晨鸡喔喔茅屋傍,行人起扫车上霜”,李白的“鸡聚族以争食,凤孤飞而无邻”,孟浩然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追溯鸡的历史,从4000多年前驯化,到1800多年前开始食用,时至今日已成为一种普遍流通的食品。

以这个角度来说,一只鸡也确实可以做博物馆。因为它不仅有历史渊源,还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更代表了一个产业的发展。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小B联系我的时候,我还在广东佛山那边的一个路边广告店做设计学徒,老板是一个来自江西的30多岁汉子,老婆是广东人,两...
    朝闻晨露夜听雨阅读 409评论 0 1
  • 吾儿: 闲了一阵子,合该发点牢骚。自然不会有人听的,也不知说点什么好。要不就说说我吧。说说你母上大人我年轻时候的事...
    陆离_mio阅读 272评论 0 0
  • 蒜香秘汁黑椒鸡排 食材: 鸡胸肉1块,大蒜2瓣,蜂蜜1汤匙,盐半勺,黑胡椒适量,橄榄油2勺,生粉1勺,酱油1勺 做...
    味博士阅读 455评论 1 3
  • 小时候喜欢阅读,喜欢写作,喜欢把喜欢的事情,自己编的小故事,自己的感触写出来,梦想将来自己能走文学的道路。 ...
    古時今月阅读 398评论 16 10
  • 死亡,是大多数人最忌违面临的话题,又是不得不慎重对待的话题。有生必然有死,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死亡总是逃脱不了的。...
    无崖子大叔阅读 268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