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除了自己的家乡,在每个人内心的记忆深处,应该还保留着另外一个地方,它不单单是一个地理位置,是童年欢笑的回响,更是情感归属的象征。对我而言,让我最难以忘怀的就是外婆家。因为外婆家与童年的美好时光紧密相连。
外婆如果还在世的话应该满100周岁了,我依稀记得她老人家是2019年腊月走的。外婆大概出生于1923年,位于江西永新县东北部的一个小山村,出身的村庄名字和家庭情况基本忘却了。外婆一生最幸运的是和外公从从年轻相伴到老去。外公是小学教师,他的收入是家庭生活的主要开支,他们一共生育了5个孩子,依次是大舅、二舅、大姨,我妈,小姨(我妈排行第四)。
外婆一家7口人一直都生活在那栋老房子里,这栋老房子为他们家族遮风档雨足足有百年历史。听说始建于民国时期,是外公的父亲承建的,房子是一栋古朴的砖木结构,应该有150个平方,大门前是一排石头铺平的路。进门是大厅,大厅顶部雕刻了各种精美的花纹(听说价值不菲,后面被小偷盗走了。),房子分左右两边各有5间房子,房子的隔间是厚厚的木板。房屋后门有一片宽敞的水泥广场,广场旁边是一个湖。房子的后门窗户总是敞开着,阳光和微风自由地穿梭其间,房间里弥漫着外公和外婆乡土气息。
从我记事起就很喜欢去外婆家玩。
除了春节,在平常节日-端午、中秋,按我们当地风俗出嫁的女儿一般要回娘家送节,这时候我妈会带着我回她娘家。外婆家叫汶水村,距离我们村大概5-6公里,相隔了几座山。90年代老家的交通多以自行车为主,我妈因为那会不会骑,一般是和我步行过去,不过那会不管多累我都坚持自己走路,去外婆家的路上风景优美,那是一幅宁静而温馨的田园风光画卷,下面听我娓娓道来:
从我家开始,要先走一段田间小路,然后穿过我们村附近的山叫“猪窝冲”,再翻山越岭,穿过一个村庄(固塘村),然后可以看到一条河流,宛如一条柔软的丝带流淌在绿色的田野间。河水比较清澈,河岸上百草丰茂,垂柳依依,轻拂水面,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乡村故事。沿着河流往上走,上面有一座石桥,叫“天桥”。天桥是连接两岸的水运纽带,主要用于农业灌溉。它横跨在河流之上,简朴而坚固。如果胆子大的话,站在天桥上,可以俯视整个田园的美丽景色。
如果是3-4月份过去时,那是油菜花盛开的季节,油菜花是春天的使者,它们在田野间铺开一片片金黄的地毯,迎风绽放,散发着一种淡淡的花香。走在油菜花田中,就像是置身于黄色的海洋,让人心旷神怡,忘却尘世的烦恼。
如果是9-10月份过去,巧遇金色的稻田,稻田则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尤其是在收获的季节,金黄色的稻穗随风轻轻摇曳,远处,农民伯伯弯着腰,忙碌的身影在田间来回穿梭,构成了一幅勤劳美丽的乡村生活图。旁边不远处还有一座矮庙,每次经过我都浮想联翩,不知道供奉了哪路神仙。
快到外婆家的时候,外婆大多时候在屋外和同龄人闲聊,每当看到我们过来时脸上就洋溢着笑容,在她的笑容里,没有世事的复杂,没有人心的算计,只有那份最纯粹的善良和对生活的美好期许。外婆用他那带磁性的声音向我们这边传话:“是回英(我妈名字)来了吗?快进去屋里坐!”外婆的热情好客是她性格中最显著的特质之一,她总是以开放和温暖的怀抱迎接每一位来访的客人。
餐桌上,外婆总是摆放着丰盛又有营养的美食,在与我们交谈时,外婆总是充满朴实和关心,她的笑声和话语总能营造出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即使是陌生人,也会被外婆的热情所感染,仿佛到了自己家中一般自在。吃饭的时候外婆会不断给我夹菜,外婆说我肤色不太好看,应该没吃到营养,建议我吃点家鸡补补身子。嘴里用永新家乡话念叨着:“恰呢,恰呢,多恰一些,要恰饱啦。”
每次去外婆家时,基本会玩好几天才回去,尤其是在春节时期,我爸带我来拜完年后自己回家了,留我在这里大概待到年初七初八回去。晚上有时候也会在外婆的老房间睡觉,那会我记得半夜磨牙,而且还尿湿了外公的床单,外公和外婆他们没有用长辈的身份责备我,反而还安慰我是不是身体不舒服,最后帮我去二舅家找找有没有我能穿的衣服进行换洗。
外婆闲暇时间会自己在后院种点菜,打点毛衣,还养了一些鸡。每次过去我妈都会帮她做点家务,打扫卫生等。快乐时间总是很短暂,每次在与外婆告别时,外婆总是把我的口袋装的沉甸甸的,外婆知道我对糖果的喜爱,所以她总是准备着各种各样的糖果。有的是色彩斑斓的果冻,有的是包裹着巧克力的软糖,还有的是传统的棒棒糖,当我接过那些糖果,我的笑脸就像糖果一样甜蜜。那一瞬间,糖果的香甜味道就会弥漫开来,让我感到幸福无比。
另外让我最有印象是外婆家后面的那个湖,上面提到过旁边还有一个水泥操场,听说那时候湖很大,没有操场。我妈说她小时候在这坐女儿时,房子后门靠近湖的方向,半夜三更偶尔会听到有人跳入水中的声音,以为有人在那洗澡。后来,有一天外公三更半夜出门上厕所,就看见了一个混身长满毛,且像人一样的动物坐在后门的石阶上休息,一听到开门声那东西立刻跳入到湖里。“咕咚”一声就不见了。听说这是水鬼,在水中力气很大,传说还在那湖里失踪了几个小孩,估计是水鬼吃掉的。
每年过年的农历初二,我爸都会带我去外婆家拜年,进到外婆房间气氛特别的好,有说有笑,一大家子:我爸和我、我姐、外公、外婆、还有大姨家的表哥表嫂、小姨和他儿子..., 多的时候有十几个人围绕在外公外婆的房间,一个不到10平米的小房间容纳这么多人,依稀记得小房间里放了一张床,一个方桌,两把靠背竹椅,冬天还会放一个碳炉,然后是几个小凳子。房间没有电视,也没有手机,但好像永远有说不完的话题。
时间流逝,不知不觉我上高中了,那会外公年纪有点大了,开始有点老年痴呆,最后严重到只认识我外婆。那年高中放学后,我偶尔会去看看外公和外婆。在我准备离开时我记得外婆给过我好几次100块钱(那时候的100元是大钞)。她的脸上总是挂着和煦的微笑,眼神里充满了期待和鼓励。她拍拍我的手,告诉我这些钱可以用来改善学校伙食,多吃点营养的食物,不要太节俭了。那时候我总是小心翼翼地接过那张百元大钞,然后把它放进我的口袋,内心的喜悦不仅仅来自于金钱本身,更来自于外婆对我的关爱和祝福。
时光一晃就到了08年,我刚好上大一,年底外公去世了,寒假回来后去外婆那待了几天,外公离世的消息如同一道晴天霹雳,猛烈地撕裂了平静的日常生活,给外婆带来了深深的悲痛。在外公离去后的几天日子里,外婆的眼神中充满了迷茫和寂寞。她会常常独自坐在那张熟悉的老靠背椅上,目光空洞地望着窗外,仿佛在寻找着什么。以后外婆的生活只有一个人面对,外公的养老金也要停掉,真的是祸不单行。大舅为了让外婆一个人打发时间,把自己家的电视也搬过来。
后面二舅家又建了新房子,当时邀请外婆去新房子住,但是外婆拒绝了,不过搬到了二舅家原先住的房子里,也是挨着外婆的老房子。不过有意思的是外婆刚搬离老房子不久,老房子就开始倒塌,瓦片也掉了下来,有人住的时候好像从未发生过。这能说明房子也有灵性吗?
再后来,发生一个意外,外婆因不小心摔了一跤,导致盆骨骨折而被迫卧床休养,因为年纪比较大医生拒绝手术,后来她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本行动可自理的她,现在连最基本的吃喝拉撒都需要别人的帮助。这种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外婆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躺在床上的日子里,外婆的生活变得异常艰难。每一次转身都伴随着剧烈的疼痛。吃饭时,她需要有人将食物放在她的嘴边,然后小心翼翼地喂给她。即使是喝水,也需要别人用勺子一点点地喂入她的口中。俗话说久病无孝子,子女轮流的照看着,时间久了子女之间也常发生一些争执。估计外婆心理也知道,那种心理上的痛苦估计大于身体上的痛苦。
时光一下来到2018年,那年年底外婆也撒手而去,享年95岁,当得知外婆离世的消息后,我当时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悲伤。外婆的离世让我感受到了生离死别的无奈,人这一生过得好快,这些点点滴滴仿如昨天。让我想到了弘一法师,他说的: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百年归去如烟云,物是人非事事休,他还在《送别》一诗中写道:“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这不仅仅是对旅途中景色的描绘,更隐含了对即将到来的别离的预感和无奈。这种别离和无奈伴随着每个人的人生,生命无常,时间有限,让我们珍惜一切甩能珍惜的东西,让生活充满温馨与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