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力对于社会和个人的发展无疑都是至关重要的。没有创造力,就不会有钻木取火,四大发明、飞机、火箭......,正是创造力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对于个人而言,没有创造力,我们只会照本宣科、人云亦云、十年如一日的重复既定的工作和生活。
创造力如此重要,如何培养呢?
做热爱的事是培养创造力的土壤。不知道自己热爱什么怎么办?
奥托·夏莫博士建议尝试去看那些挫折对自己意味着什么。
你所经历的那些挫折背后一定有你内心深处的渴望没有实现,看看那些深层次的渴望到底是什么?想要做的事,热爱的事就藏在过往的挫折中。
奥托·夏莫博士的另一个建议是什么都不做。
什么都不做,每天给自己一段时间留白,让自己有机会倾听内在的声音。
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具有自己独一无二的优势和与生俱来的资源,只是我们忙碌于现实世界而忽略了自己。通过与自我连接,可以挖掘自己本身所具有的宝藏。每天能够给自己5分钟、10分钟或者20分钟的时间冥想,长时间的练习,就会让自己能够倾听到自己内在的声音,更好地与自我连接。
在挫败中挖掘我们真正在乎的、想要做的事情,或者通过冥想与自我连接跟随自己的内在声音去做自己喜欢热爱的事情,我们的创造力就会慢慢地被激发出来。
跨界也可以培养人的创造力。
英国《金融时报》的经济学专栏作家蒂姆·哈福德(Tim Harford)在TED演讲中提到“慢动作多任务处理(Slow-motion Multitasking)”可以让人释放更多的创造力。
“慢动作多任务处理”并不是同时做几件事,而是指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段同时处理不同类型的工作。
爱因斯坦在一年的时间里发表四篇革命性论文,光电效应、布朗运动、狭义相对论、智能等效性,包括了相对论、量子论、分子运动论等不同学科,这四篇论文就是在同一个时间段交叉研究的成果。
当一个人在不同的学科中交叉切换时,大脑的创造力就会被激活。在一个专业领域工作,大脑会产生疲劳,遇到难题无从找到答案。但是,从事一些与这个领域无关的内容,某种意义上是对大脑的放松、休息,给大脑留出空间,这样问题的答案就会某个时间迸发出来。
人的灵感、创造力通常就是在放松的状态下迸发出来,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创意的想法是在洗澡、散步、打球、旅游等休闲的时候产生的。
全球顶级的创新设计公司IDEO创始人David Kelley在TED演讲里的一个观点:
创造力不是天赐的才华,而是人生而拥有。而为创造插上现实的翅膀,拥有敢于创造的自信心,人才能真正认识并掌控自己。
脑神经科学证明人的大脑的运作机制和身体的运作机制是不同的,当我们的身体长时间使用进入到疲劳的状态的时候,我们需要停下来休息。而大脑的休息方式则不同于身体。在某一个领域专注、用脑过度的时候,好的休息的方式就是切换到另外一个不同的领域,比如学习语文的时候累了可以学习数学,因为学习语文和数学调用的是不同的大脑,语文是右脑,而数学更多的是左脑,所以在两个交叉学科切换的过程中,大脑是协调使用的,这样能够更好的开发大脑,让各项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