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连年的战争已经使大家厌倦,不管是望之不似人君的魏襄王,还是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演民,但战争依然在继续,因为只要有战争,就有利益,也必然有人获利。张仪无疑是其中翘楚。
公元前316年,秦惠王欲伐蜀,而又有韩国来侵。于是庙堂间又开始了争论。张仪提出来了要攻打韩国,下兵三川、挟天子以令于天下,而司马错提出来要富民广地,谋取巴蜀。最终,秦国伐蜀,巴蜀之地尽得,才有了强盛的秦国。
那么,张仪是真的不知道巴蜀对于秦国的好处吗?不一定,至少在后来劝说楚怀王的时候张仪还说过秦国有巴蜀之地,可以顺流而下直抵楚国的扞关,那为什么张仪要选择攻打韩国呢?因为巴蜀的吞并不能使张仪得到多少好处,而秦国与六国的战乱则可以。
三年后,张仪的机会又来了。
公元前313年,秦王欲攻打齐国,又担心齐楚联盟。于是张仪出使楚国,先是假装以商於之地六百里要求楚国与齐国断绝联盟,等齐国和秦国建立联盟后,又将这六百里地变成了六里地。楚怀王一怒之下攻打秦国,结果楚军大败。
其后,楚怀王更是想要用张仪来换黔中地,结果张仪到了楚国后,竟然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楚怀王,然后又到韩国说服了韩王,凭借这一功劳,张仪被封武信君。于是武信君再接在励,先后前往齐国、赵国、燕国游说,就在张仪春风得意之时,公元前311年,秦武王继位,张仪失宠,各国纷纷背叛了连横政策,又恢复了合纵联盟。
在自己最后的生涯里,张仪为了活命,“ 乞其不肖之身以之梁 ”,选择出走到魏国为相。一年以后,张仪死在了魏国。
张仪虽死,秦国的攻伐还没有结束。公元前299年,秦国攻打楚国,夺取八座城市,第二年,秦国发兵出武关进攻楚国,又夺占十六座城。
从此秦国的版图覆盖巴蜀、汉中等地,俨然是一个超级大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