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于第33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一等奖名单公布,指南君反复思考竞赛到底可以体现出什么?下面指南君就和大家好好谈谈感想。
下面是2017年-2019年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初赛)江西省级一等奖的公示名单:
2017年第31届化学竞赛江西一等奖分布图:
2017年第31届化学竞赛学霸来源:
2018年第32届化学竞赛江西一等奖分布图:
2018年第32届化学竞赛学霸来源:
2019年第33届化学竞赛江西一等奖分布图:
2019年第33届化学竞赛学霸来源:
下面指南君简单地将江西省2017年--2019年获得化学竞赛省一的学校进行排名,得到一下信息:
这里我们可以很清晰的去发现:吉安一中在化学竞赛方面的势头很猛,甚至将江西升学率最高的江西师大附中踩在下面,成为江西化学竞赛“一哥”。为什么吉安一中可以这么的强?
全国竞赛是一个非常奇妙的事情,它明面上表示着是一所学校学科竞赛的实力,但侧面上却明示啦一所学校的生源质量、教学质量、学习气氛,以及不畏艰难、勇于拼搏的精神。
其实大家仔细的去看统计表,细致的同学会发现,表上居然没有江西的临川一中!这所江西清华北大的生殖地。指南君对于学科竞赛,询问了许多人,有的人表示学生在学科竞赛中无论有没有得到奖项,都会给予支持和鼓励,有的人则表示学生搞学科竞赛的代价很大,决定放弃竞赛,将重心调整到高考的综合成绩上。
这让我想起我以前看到的一篇文章
2012年和2013年,张晨星两次参加全国物理竞赛,均在复赛中失常,与省队失之交臂;两次参加泛珠三角物理奥林匹克竞赛,虽然都拿到一等奖,但成绩名次与他的预期相差甚远。
平时的状态非常稳定,关键性的比赛为什么总出不了成绩?张晨星寻找自己的盲点,力求突破。2013年寒假,张晨星第二次拿到泛珠一等奖,但名次仍然不尽人意。他给组委会发了邮件,得到泛珠组委会反馈,说因为他的书写不规范,造成评卷老师误判,影响了成绩,他开始练字并注意自己答题时的陈述语言。
2014年他第三次参加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尽管在预赛中拿到了满分的成绩,但在复赛时又发挥欠佳,仅以第17名的成绩进入省队。经过高强度的训练,张晨星状态良好,立志要像学长方源一样在全国决赛中拿到金牌,并代表国家队参赛。但是决赛前他突然紧张,什么都想不起来了。解决了书写和陈述语言的问题,难道还有更大的问题没有找到吗?
“因为你不纯粹。你就是急不可耐地把题目做完,充满了征服感。你是无法征服自然科学的,只能跟它和谐相处。”王栩老师的话很不留情面,“以你的聪明,只要你纯粹,你打出什么成绩我都不意外,但你不纯粹的话,会死得很快。”
这些话平时王老师也说,但此时张晨星突然理解了。“我总是想要把握比赛,以前不管是做题目还是看书,都是想把这些考试胜利紧紧地掌握在手中。”在考查创造性的赛场上,因为害怕失去已有的成绩,就会选择守势,这样反而束缚了创造性思维,不但什么都守不住,还会一败涂地。
“决赛是一场盛宴,那么多教授组织了一张那么漂亮的卷子,那么多中国最聪明的人跟你一起做这份卷子,你要去享受它。我信仰考试是一次再创作,去享受这场考试吧。”王栩老师对即将进场的张晨星说。
摆脱了功利想法的张晨星进入考场,经过3小时的理论考试和3小时的实验操作,获得第一名。
指南君举例啦张晨星的例子是想告诉大家明白“功利心”,不但影响着学生在全国竞赛中的水平,同时也影响学校的发展,大家想一下,如果一所学校用“功利心”去衡量教学和高考,那么这个学校的学生除了疯狂的追求成绩以外,又会有多少的人去追求创造性、学科探究和全国竞赛上面呢?
同样的,学校和学校的竞争如同企业、军队之间的竞争,主动放弃竞赛的学校,无非是向对手展示不如对方,并用自己的态度去告诉世人,我们做不到,我们要放弃......这就是可怕的弱者心态。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同风格的学校将会吸引相同的老师和学生。如果学校是功利的,那么老师和学生也并将功利;如果学校是弱者心态,那么老师和学生也会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那么全国竞赛究竟意味着什么呢?就是在学习上不服输,勇于去突破自己,就是失败中一次又一次点亮希望,就是做到别人想做却永远不敢做的事情。这种竞赛的精神下会让学校、学生越来越优秀。
下面我附上我统计吉安市省一在江西省整个占比!让我们为这些勇往直前,追求卓越的吉安学子!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