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所处的这个行业里,“异构”是一个经常提及的概念,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平台有两套不同技术架构的系统并行,两者互为备份,好处就是隐含在架构里的隐患只会导致一套系统的故障,另一套系统还可以正常运行,可以必然的提升系统的可用性,也就可以说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更好。但事情永远都有正反两面,“异构”平台的缺点是什么呢?很简单,那就是保持业务和数据在两套系统中的一致性,这对系统的设计和运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系统复杂度提升了很多。理论上说,两套系统的差异性越大,平台的可用性就越高,相应的平台的整体复杂度也就越高。
“异构”平台一般是在对平台有极高可用性要求的领域应用较多,实现起来,有黑盒和白盒两种模式。
第一种,采用黑盒模式,直接使用两个厂家的产品,不关心中间处理过程,只要输入和输出是一致的即可。只要不是一家是另一家的贴牌,两个产品总归在硬件或软件上有一定的区别,异构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第二种,采用白盒模式,需要两套系统在流程上基本一致,也就是在任务完成的中间节点可以从一套系统平滑迁移到另一套系统,这就涉及中间数据的迁移转换,相比黑盒模式就要复杂得多,投入也会高得多。
其实,“异构”就像生活中我们常说的两手准备,我们提前为自己铺好了几条不同的路,全都提前做好准备,有一条路是优先走的,一旦成功了,其他的路就放弃了,一旦失败了,那马上换一条路走,这样做,成功的几率就会更高,当然,我们为之付出的准备也就越多。
最后,说到底还是性价比,什么样的事情值得这样做多手准备,不知道你是怎么选择你的人生路的......
其他工作怎么做小技巧:
如感兴趣,请与grt-dengqi@139.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