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发圈:开始默读、不带拼音的、章节书Mark时间看得见:2018年10月10日,二年级上学期第二个月,陈小冠7岁半整。
有一朋友就此聊天,说你们当时比我们做的好多了,我知道他们家现在高二了,孩子懂事学习能力强,于是请教之。问到读什么怎么读,她说首先是喜欢读然后是坚持读,还有就是要避免无效阅读,我家小学有不少时候也是无效阅读,现在回想起来有些遗憾。随问之,什么是无效阅读。答曰:当然是选书了,关键还是家长的认知和引导能力,国外的经典多涉猎一些,国内的许多自诩为名家的可以飘过。回曰:你说的这个孩子也能感受到,昨天晚上跟我说,舒克和贝塔比小布头好看多了。这虽然都是国内的书,高低不同孩子也有感受,相比之下小布头太说教了。这个坑估计避免不了。还是继续修炼自己吧,要求孩子读的书自己都没有读过。也讨论不了。
早上还狠狠地批了孩子。原因是太耍小聪明,基础的东西总是糊弄一下过去就好。比如写字,不能横平竖直,不能一笔一划,总是划过去的字;比如计算,列竖式个位十位进位加退位减,不能严格按照步骤从个位开始,偶尔从十位开始写起,看似聪明,其实思维不同,都是偷奸耍滑所致;比如拼读单词,cvc的单词看到稍微复杂一些的,就开始瞎蒙读过去,要是对了就过来,要是错了我指出来了自己又能拼对,为什么第一遍就不能读对能,怕动脑子就糊弄,拼一下多费劲啊。
什么是习惯?一二年级的写字计算拼读就是习惯。
所谓的什么三年级现象,到时候孩子就上去了,不用太着急。我现在是解决不信的!就像所谓的识字敏感期,都是为了缓解大人的压力和焦虑以及懒惰和借口。孩子有不同,需要大人引导和等待,这个我是同意的,但绝不是啥都不干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