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会认识很多人,或许很多人并不认识自己。
人贵有“自知之明”,这个“贵”,可能很多人都做到了,只是有时侯仍然会心愿大于现实而自寻烦恼,因此就会在心理对自己抱怨:我怎么超越不了别人,我怎么能允许比自己差的人超越自己呢!
当这样的心理负担日渐加重时,人的身体健康指数就会下降,种种不良的消极情绪都会趁虚而入,侵袭个体的抵抗力。如果换位思考,或许又会豁然开朗,原来那些困扰了你很久的执念,只是一件件不值得一提的小事。
曾经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句话:如果你自己不努力,谁都帮不了你!
当时的点击率还很高。仔细琢磨着话中的含意,你也许会在脑海里浮现出一个似是恨铁不成钢的长辈形象,他的谆谆教诲令人深受感动,他是真的希望你生活幸福,过得比别人好。
这位长辈好像忽视了人的本能与环境的差异问题,只主观地对心怡对象抱以超出他们能力范围之内的期望,那么这个人怎么能快乐起来呢!
但是,只要正确认识自己,根据自身的条件,脚踏实地地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或许能够“柳暗花明又一村”。前路的风景,看似是一个个的“意外惊喜”,实则是你不懈努力的结果。但由于每个人的性格不同,天赋不同,他们成功的程度和方向也会不同,同时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他们的步调也不会是一致的,有的慢、有的快;有的缓、有的急,要坦然接受这样的差距,心态平和了,压力就会得到释放。
话虽这么说,在成功之前,不断经历挫败,是极其折磨人的,对人的品格修养也是一种极端的挑战。孔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如果违背了仁德准则,凭什么教育别人呢?优越和富裕的生活,哪个不想要得到?但是,当知道很多像自己一样的人,正肩负挑战的压力时,也许又会产生一种“同病相怜”的感觉,心理上得到平衡,压力也会随之减轻了一些。
孔子是圣人,但圣人毕竟少;大多数都是普通人,普通人只需朝着圣人的指导方向去努力,不走偏也是进步。佛教中指出的”大我“、”小我“和”无我“,这是一种超然的精神世界,通常人是很难做到的,对于”大我“也还要看个人对生活感悟的深浅程度来说,例如《黄帝内经》提及的”天人合一“,是健康养生的状态,所以它成了人类共性的意识存在状态。
普通人,也即凡夫俗子,难免不会揣测着些许世俗的私心与欲望。然而,若要满足这些私心欲望,就不得不采取某些利己的手段。都知道每个人都会有需要帮助的时候,但这仅限于帮助,而不是强迫性的”渡人“,倘若强加于人,那便失去了帮助的本质。当然,无论是单纯的帮助还是深层次的渡人,都需要受助者具备相当的能力和素质基础,正如俗语所言: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在帮助别人的时候,大概都没有想过要索取回报,这不同于借钱还钱,需要立据为证,以防反悔。从这个方面来说,帮助他人可以说是渡人。能够渡人,也彰显了自身的实力,意味着无需担忧被欺诈或利用,更无需运用心机、防范不测。也就是说,被帮助者驾驭不了帮助者,帮助者无需承担物质或名誉上的风险。这是一种纯粹的、基于同情与怜悯的给予,同时,它还能让帮助者收获感激与尊重。在这样的心理氛围中,无论是自愿的帮助还是深层次的渡人,都能让人感受到助人的快乐与舒心,这是一种促进身心健康的善举。
不知道喜欢京剧的朋友们是否观赏过《锁麟囊》这部戏。该剧主要讲述了一位善良的富家小姐,在出嫁那天,将她母亲送给的装满珠宝的锁麟囊,慷慨地赠送给了另一位同样在那天出嫁,且在春秋亭避雨、家境贫寒的新娘。六年后,富家小姐的家乡登州遭遇水灾,家人失散。她在异乡偶然遇到了儿时的奶母,又经奶母的引荐,辗转到了一户姓卢的富人家中做保姆,负责照看卢家的孩子。某天,她惊讶地发现,卢家孩子的母亲正是当年她赠送锁麟囊的那位新娘。世事无常,她没有想到,当年在花轿中哭泣的新娘,用她赠送的锁麟囊做生意发了财,现在已是一位富有的阔太太。
其实,当年富家小姐在决定将母亲留给自己的嫁妆 锁麟囊赠给那位贫寒新娘时,并未想过要获得回报。然而,命运却跟她开了一个玩笑,让她亲身体验到了贫寒生活的艰辛。如果她能学会精明一些,懂得为自己积蓄财物留后路;或者如果她能预知自己以后会遭此落难,或许她就不会那么轻易地慷慨解囊相助,甚至可能还会对此无动于衷。
幸运的是,她帮助的是一位深明大义、知恩图报的聪慧女子。如果换成一个不知好歹、贪得无厌、忘恩负义的狭隘之人,那么在这兵慌马乱的社会背景下,为了避免麻烦,她恐怕也会躲之不及,选择避而远之。所以对那位贫寒新娘来说,她理应感激这位大恩人,如果没有锁麟囊作为她创业的第一桶金,她也不会有如今的富裕生活。
因此,帮助他人之时,也要有一种近乎“无我”的信任,摒弃从中谋取私利的念头。然而,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在现实生活中,这样无私的善举比较罕见。
但世事变幻莫测,命运起伏跌宕,戏外的精干算计正如戏内的精湛演技。无论是小生、花旦,还是青衣、花脸,他们的唱腔与身段,无一不是为了艺术而艺术。然而,唯有深刻理解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才能娴熟地把握角色的神韵。
譬如,唱花脸的要展现出威猛暴烈;唱花旦的要流露出妩媚柔情;唱小生的要体现出儒雅风度;唱青衣的则需温婉细腻。戏法人人会变,但各门各派的技法各异,这便是戏曲的规则,也是生活的法则。倘若小生唱得暴躁如雷,或花脸演得妩媚动人,那便违背了艺术的自然规律,这不但无法让人沉浸于艺术的熏陶之中,反而会使人觉得滑稽可笑,失去了传统艺术的原汁原味了。
不论是“无我”的信任还是高尚的“善举”,都要建立在“仁”的基础上,因为有了仁慈,才会产生同情与怜悯,否则都是带有某种目的的作秀行为。其实这种行为不会比“无动于衷”好,甚或会很“险危”。
因此,孔子所倡导的“儒家思想”,套用到现在能奏效吗?
未必,因为在生活中,就经常见到善良的人反而没有心狠的人生活得惬意;讲信义的人,反而得不到他人的理解。孔子思想跨越了两千五百多年,在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虽然仍旧闪烁着智慧的光辉,但是给人们的启迪却大相径庭,甚至还有人深受其害。
现在人们的观念好像变得越来越不那么喜欢好人了,而是崇尚“心术不端,卑鄙龌龊”的恶人。但人心都是肉长的,向善向美,以和为贵,是人的一种本能,对于那多端的诡计,血腥的战争,狡猾的骗术,等等,这些都是人们深痛恶绝的。
儒家思想蕴含着君子气节以及清亮心境,这正是符合大多数人的心理。这么充满人性的道德秩序,是否还有需要改革或变通的地方呢?
例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怎么改?本来就是,自己都不想干的事,为什么要强迫别人去干!
从孔子的言谈中可以了解到,孔子也是一个有自己底线的“普通人”,孔子为什么没有给世人留下许多博大精深的篇章,他给学生上课时的点滴对话都这么精粹。或许他写过,只是他自己处理掉了。
孔子也并不承认自己是圣人,他说:“人如果从内心做到了‘仁、智、通’就能减少‘忧、惑、惧‘,但能做到这三点的人很少,做到了则相当于圣人’。” 他的一个学生说:“夫子自道也!” 他说孔子做到了,孔子在说自己。由此又可见得孔子做人是何等谦虚低调。
孔子还说:“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难道不是?在一起学习的人,未必志同道合;而志同道合的人,也未必可以一起立业;能一起立业的人,也未必能通权达变。这怎么改?
众所周知,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与不同的人交往,每个人的生活圈子和人际关系都错综复杂,如果不遵守孔子所说的处世之道,或者反其道而行,能保证不出问题吗!
试想,假说你偏要“己所不欲,更施于人”,看会不会把人激怒!而明明知道不好在一起立业的人,你却偏要日夜与其交集磋商,看会不会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当然,有足够的挑战精神,没有什么不可以的,但是要注意,物极必反,而且那样的固执会给人很幼稚不懂事的坏印象。人既是群体动物,也是独立不可冒犯的个体,有分寸地把握距离,留足个人的自由空间,这是社交礼仪。
何谓君子?古代人多以文人相称者可为君子,认为君子必须文质彬彬,但同时也要清楚,现在道貌岸然的人并不少,因此,所谓君子定义,没有很高的要求,只需善良讲礼貌,懂得尊重他人的人,都可以称为君子。
东晋时期的书圣王羲之可称得上是“人中龙凤”,他的人就像他的书法,有清白的内涵,谦逊的礼节,适宜的分寸,像孔子那样,接近于圣人,而圣人则会给人们带来如沐春风的幸福感。幸福感因人而异,快乐的体验也各不相同,但只要不是恶搞破坏,且顺其自然。能呈现“仁义道德”的幸福感,通常源自于内心深处的平和与对他人的关爱,以及对社会正义的推崇。
然而,毕竟不是圣人,做不到完美无缺,但是可以做到正确认识自己。其实正确认识自己并不难,具体的方法可以用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作为准则:“三人行必有我友,择悦己者从之,择逆己者弃之。” 从对诸件事物的选择,从身边的朋友,都可以映射出自己是个怎么样的人。
因此,没有必要在太岁头上动土,与先人的谆谆教诲较劲。一个人的一生不过百来年,与两千五百年,兴许还有许多个两千五百年相比,连沧海一粟都算不上呢。
认识了自己,就要投其所好地爱自己,同时更要爱他人,这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不能爱人的人,决不能理解爱自己的意义和价值。各种事物都有它的极致,春暖花开,燕飞蓝天,蛙鸣荷池,鹿行林间,这就是物象的极致,在一定的环境里,才能发挥这样的极致,如哲学概念里的“天时地利人和”,配合好了,人人都能发挥极致。
但在发挥极致时,仅仅认识自己仍不够,还需协调对于个人修养与外在平衡的关系,能让自己感到舒心快乐,就是最理想的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