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行走丝绸之路的第四站。
嘉峪关,号称“天下第一雄关”,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西5千米处最狭窄的山谷中部,城关两侧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咽喉,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有连陲锁钥之称。
唐朝以后始终没能重新恢复陆上丝绸之路的繁华,到了明朝中叶,明帝国关闭西域卫所,将军事势力收回至嘉峪关,开启海上丝绸之路,直到乾隆二十二年彻底平定准葛尔,才收回西域,改名为新疆。
嘉峪关、长城第一墩和悬壁长城使用联票制,50元每人,昨天在张掖热的穿单衣,嘉峪关的清晨却飘起了雪花。
我穿上秋裤和冲锋衣,拼车出行。
一、长城第一墩
长城第一墩,是嘉峪关西长城最南端的一座墩台,也是明代万里长城最西端的一座墩台。长城第一墩于明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由肃州兵备道李涵监筑,北距关城7.5公里,墩台矗立于讨赖河边近56米高的悬崖之上。
第一墩延伸出去的明长城
二、悬壁长城
悬臂长城距离嘉峪关市区约11公里,距离嘉峪关关城约7公里,因筑于约四十五度的山脊之上,形似凌空倒挂,因而得名“悬臂长城”。
悬臂长城是嘉峪关关城的北向延伸部分,是嘉峪关古代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穿上冲锋衣还是冷得发抖
三、嘉峪关
嘉峪关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位于河西走廊中西结合部(中部偏西),是东连酒泉、西接玉门、背靠黑山、南临祁连的咽喉要地,距今只有631年的历史,比山海关要早建9年。
嘉峪关也是明代长城沿线建造规模最为壮观,保存程度最为完好的一座古代军事城堡。
“初有水而后置关,有关而后建楼,有楼而后筑长城,长城筑而后可守也”。
出了嘉峪关,便是出了明帝国的国门
西出嘉峪关,便是茫茫大漠,风沙遍地,只闻驼铃声声。
下一站,敦煌(沙洲)3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