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江而过,芙蓉千朵。诗也简单,心也简单。
席慕容评价《诗经》时,曾经这样说。诗经用最质朴的语言,为后世的我们描绘出先民的生活,传达祖先们的情感。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没有华丽的词藻,简单的几个字,就似乎让我们看到了战争后的衰败,宗庙遗留在青草之中的断壁残垣,宛如水墨画一般,展现在我们面前。此情此景,古人之国破家亡、伤世忧生的情感,以文字深入骨血,传递给我们……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一个少女,二八年华,连发丝都散发出青春的气息。情窦初开的年纪,恰好遇上对的人,这是多么幸运的事情。就要嫁人,作者没有写她如何激动或紧张,了了几笔描写春景,就让我们看到一个少女心旌摇动、面若桃花……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人爱慕的人不知身在何处,只知道她在河的另一边。时维深秋,虽河边的芦苇尚未变黄,但晨起刚刚破晓,露水因寒而结成白色的霜。诗人随口吟诵的芦苇、霜雪,恰成了心中最真实的声音……
这样的语言,这样的场景,太多了。
席慕容有过许多吟咏生活的诗句,相信她如此评价的《诗经》,正是自己心中追求简单的生活。年逾七旬的她,每天最多的时间,还是用在了阅读和写作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平静,更重要的是心的平静。
所以,她才能写出,“天这样蓝,树这样绿,原来生活可以,这样安宁和美丽”。
真正的读书人,原来都是过着这样简单的生活。
前几天去世的著名作家二月河,长年居住在河南南阳的一个农家小院中。即使后来成名,也未曾搬离。院子不大,陈旧的红砖房子。养着几株花草,种了三五畦青菜,每到夏天绿绿的爬山虎就爬满了整面院墙。
成名后,去采访他的记者,辗转多地才找到他,当记者问他为什么住在这里时,他笑道,“你以为我住在别墅么,这里我住习惯了,清静。”
正是在这不起眼的小院,二月河每日阅读、写作、生活,创作出五百多万字的著作,《康熙大帝》、《雍正大帝》、《乾隆大帝》等多部鸿篇巨制,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2006年,二月河登上中国作家富豪榜,身家逾千万。但他仍如往常一样,在小院过着普通生活,依旧骑破自行车,依旧不修边幅。
曾经他养过几只鸡,喂鸡用的菜叶,都是他自己亲自到菜市场捡来的。
很难想像一个身家千万的著名作家,亲自捡菜叶。但他却乐此不疲,后来被读者认出来后,有人专门捡好菜叶等他,只为见他一面。他觉得不再像往常那样自由,这才作罢。
《诗经·周南·葛覃》中说,“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人们在山间采割葛藤,边劳作边歌唱,虽然葛藤做出的是粗布衣服,没有华装丽服,但人们的内心是平静的,这样的衣服穿在身上也是舒适贴心的。
读书人不求富丽堂皇,但求窗明几净,简单的环境让人少了很多的诱惑,才能让人静下心来,在书海中涤荡灵魂。
多希望逃离这城市的灯光、汽车的轰鸣、空气的污浊,逃到那山谷间,有茅屋,有溪水,有牛。
当太阳洒下余晖,扛着锄头,走在青草和小花夹着的小路上,“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