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篆感文

      金石篆法,殷商肇始。龟壳兽骨,契刻以卜稽;铜鼎金铭,镂镌而记事。及至后世,或刮摩于山崖,或墨书于简册。木石陶瓷金玉,尽可篆文;皮毛鳞甲角牙,皆能成刻。大家云起,奇才迭出。

      余幼有闲情逸趣,好文崇古。酷嗜字画,临思白而摹道玄;雅爱诗书,尊孔孟而尚李杜。稍长,研习篆印之法,情有独钟;专注红白之间,心无旁骛。日从母舅,目染耳濡;幸遇名师,窥门见户。

      适逢千禧之岁,壮游武夷之山。羡人文之荟萃,感山水之佳妍。留驻山下,售印门前。求刻者熙来攘往,登门者接踵摩肩。初时,事业生兴旺之相,中心有蜜怡之甘。久之,人多称以“印匠”之号,身如堕于玄冰之渊。后值贺公少安莅临,以胸中块垒询焉。曰:“刀法精深,篆法稚弱。书风有余,画风缺略。有形体之美观,无丰神之绰约。”乃日旰忘食,以雕镂印章为生;夜分不眠,以琢磨篆法为乐。隶体楷体草体,摹刻无遗;契文金文籀文,临习纷若。尽摹篆刻名家,研习构图美学。经史子集,无不博览;诸子百家,皆有涉猎。如是数年,形神大有长进,篆法得入门庭。渐能偶获小奖,略享虚名。于是集生平之篆章,不辨珠砾;倾半世之心血,付梓刊行。所谓敝帚自珍,败履自重。愿以涂鸦之章,聊作引玉之用。

    噫!天下之学,贵在旁通。功夫在诗外,乾坤在心中。即如篆刻,方寸之间,自有天地;红白之外,大有文章。通融百科之学问,方得一技之所长。博采百家之精粹,方成一人之才望。天下之学者,此理须谨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金石篆法,殷商肇始。龟壳兽骨,契刻以卜稽;铜鼎金铭,镂镌而记事。及至后世,或刮摩于山崖,或墨书于简册。木石陶...
    石樂阅读 147评论 0 1
  • 金石篆法,殷商肇始。龟壳兽骨,契刻以卜稽;铜鼎金铭,镂镌而记事。及至后世,或刮摩于山崖,或墨书于简册。木石陶...
    石樂阅读 264评论 0 3
  • 1、鄧石如曾提出“疏處可以走馬,密處不使透風”,是對漢印古法提出的挑戰,從藝術創作上講,是一種理念上的進步。然...
    刘文丰_449a阅读 832评论 0 2
  • 学生时代不知道是教育局有规定,还是学校的规定,学校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每次大考之后班主任会排位,总是把成绩...
    童子身的种马阅读 418评论 0 0
  • 在职场里,大家都想成为那个举足轻重的人,那么我们如何可以修炼到这个程度呢?经过5年多在职场里的摸爬滚打,我今天来跟...
    胡蝶0818阅读 423评论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