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计有很多的人看过《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确实是非常不错的作品。最近在读这本书,里面从心理学的角度解释我们人生遇到的种种问题,每读一个章节,都会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一,问题和痛苦
人生苦难重重,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真理之一。认识到这个问题,你就能实现人生的超越。遗憾的是,大多数人却不愿意正视人生的苦难,回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倾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
解决人生问题的关键在于自律。事实上,如果不顾一切地逃避问题和痛苦,不仅错失了解决问题、推动心灵成长的契机,而且还会使我们患上心里疾病。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最主要的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最重要的方法。所谓自律,就是主动要求自己以积极的态度去承受痛苦,解决问题,获得成长。自律有四个原则: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忠于事实、保持平衡。实践这些原则,你将走向轻松自由的人生,而这些关键在于你的态度,你要敢于面对痛苦而非逃避。
二、延迟满足与自我管理
“先吃苦,后享受”是我们很多人做事最重要的规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学会延迟满足。倘若先去享受,我们必将去走更多的弯路,吃更多的苦头。颠倒这个顺序,人生很容易出现问题,只有学会先苦后甜,拥有足够的自制力,才可以避免贪图一时安逸的恶果。
爱是心灵健康成长的动力。那些沐浴着父母之爱而成长起来的孩子,心灵可以得到健康的发展。“我是个有价值的人”——像这样对自我价值的认可,是心理健康的基本前提,也是培养自律的根基。如果孩子从幼年起就能享受父母的爱,成年后即便遭遇天大的挫折,根基坚固的自信也会让他们鼓足勇气,勇敢的战胜困难,而不是自暴自弃。自我管理就是要认识到自我的价值,我们要自律,自我照顾,自我珍惜,而不是自暴自弃。学会延迟满足,不首先放纵自己,学会自律和自我管理,先付出后享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跨越痛苦,获得成长。
三、承担责任与迎接挑战
不能及时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这些问题就会像山一样横亘在我们心中,阻碍心灵的成长和心智的成熟。遇到属于自己的问题——我们应该勇敢的说“这是我的问题,要由我来解决!”然而,相当多的人只想自我逃避,责任感的缺失让人所患的心里疾病,不是神经官能症,就是人格失调症,前者为自己强加责任,后者不愿意承担原本属于自己的责任,两者都会导致各种各样的问题。自动承担属于自己的责任,不去逃避,忠于事实,主动迎接挑战,我们才有可能解决问题,顺利成长。
四、忠于事实与保持平衡
如果不去直面问题、解决问题,问题将永远存在。忠于事实,就是要求我们首先要对自己诚实,杜绝虚假。我们越是了解事实,处理问题就越得心应手; 对事实了解的越少,思维就越是混乱。忠于事实,以事情的本来面目去看问题,问题处理起来就容易的多。然而,自律是一项艰苦而复杂的任务,需要足够的勇气和判断力。你要以追求诚实为己任,也需要隐瞒部分事实和真相。你既要承担责任,也要拒绝不该承担的责任。既要学会延迟满足感,先苦后甜,把眼光放长远,同时又要尽可能过好当前的生活,让人生的快乐多于痛苦。这就还需要我们保持平衡,确立富有弹性的约束机制。
总的来说,自律的过程就是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不自律的人生,容易导致我们人生遇到一个比一个大的坑。自律使人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