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诸侯,汉水胶船,褒姒惑周,支左诎右
八百诸侯
译文:公元前1048年,周武王大会诸侯于盟津(今河南省孟津县东北),到会的诸侯和部落首领大约有八百多。
注释:周文王姬昌生前并没有完成讨伐商纣的大业,那是由他的儿子姬发(周武王)来完成的。《史记》称这八百诸侯没有事先约定,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聚到一起的,然后他们共同表达了讨伐商纣的决心。这个机率也太小了。司马迁的意思其实是这看似巧合的事情,正是天下归心于周武王的显示。
“八百诸侯”也说明当时的分封是多么严重。这些诸侯有的与天子有血缘关系,有些不是亲戚的,则是后来申请后受到册封而成为诸侯的。诸侯国平时在自己的国家呆着,按时向天子进贡,在天子要进行战争时,这些诸侯国要派出部队积极配合。
这些诸侯和天子的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开始慢慢地变淡了,亲戚开始纷繁错综起来,渐渐记不清谁该叫什么了,不是亲戚的生疏得更快。血是浓于水的,但一直被稀释下去,也会渐渐失去原味的。从开始时的自然亲切,到后来的寒暄客气,再到阳奉阴违,最后直接作对,诸侯国对待天子的态度很难脱离这个轨道。
有了八百诸侯的配合,周武王才能在伐纣的过程中事半功倍。徐陵在《与梁太尉王僧辨书》中有句:“八百诸侯,专心同德。”徐陵是南朝梁陈年间的人,做事极有原则,曾在朝廷上直接弹劾皇帝的弟弟的手下,当时一个大殿,无论是皇帝还是朝臣,全部将衣服整好,严肃对待,谁也不敢求情。徐陵将“德”作为八百诸侯的行为准则,因为在古人看来,只有具备德行,才能受命于天,进而统一天下。
汉水胶船
译文:公元前1002年,周朝的第四代王姬瑕(周昭王)率领军队南巡楚国,因为粘接船的胶液化开,掉进水里淹死了。
注释:《史记》对周昭王的记载很少,只谈到他在南方巡视的时候,当地人对他充满怨恨,他们送来一只用胶粘合的船,当周昭王乘着这只船巡视的时候,胶水化开,这位帝王就这样死去。第二种说法,是周昭王率领军队攻打楚国,结果全军覆没,自己也死于这场战争。第三种说法,是周昭王在打猎的时候被雌犀牛抵死。第四种说法是,周昭王在经过一个桥时,桥面坍塌,自己掉进水里,水中恰好有扬子鳄,结果被鳄鱼咬死了。
使周朝由盛转衰的,不可能是周昭王的死,更深层的原因是:楚国已经真正强大起来了。楚国发展到第四代熊绎时,被当时的周朝册封为诸侯国。熊绎在位的时间,为公元前1042至公元前1006,楚国第五代国君熊艾在位的时间是公元前1005至公元前981年,周昭王正是在公元前1002年去世的。也就是说,周昭王是在熊艾执掌楚国的时候去南巡的,这个时候的楚国,已可以和周朝叫板了。
清朝的两个人对这次沉船事件的看法值得注意。王夫之的《洞庭秋》:“萧瑟万个撼斑管,迢递千古疑胶舟。”斑管是毛笔的意思,王夫之是经历过战争的人,明末清初的时候,他在湖南衡阳举起抗清的旗帜,集结兵力阻止清军南下,明白大势已去后,才潜心山林专心治学。他的这句诗是充满感慨的,历史的波谲云诡,确实难以参透,他用了一个“疑”字,有不解之意,更存不甘之心。另外,王士禛的《过汜光湖怀古》:“胶舟古所戒,遗恨怜昭王。”王士禛是顺治年间进士,后成为文坛领袖,他的这句诗表达的是正统的观念,这个“戒”不仅表示忌讳,更意味着顺应。
褒姒惑周
译文:周朝的一个诸侯国褒国,向当时的天子周幽王进献了一个姓姒的女子,使这个朝代迷失了方向。姒读sì
注释:早在周幽王的父亲周宣王在位的时候,已经为西周的灭亡埋下祸根了。周宣王开始的时候是很有作为的,但到了晚年,做事仅凭自己的喜好,固执己见,言传身教,周幽王不可能不受影响。周幽王刚一上任就开始享乐,恰好此时褒国进献了一个姓姒的女子。
褒姒不爱笑,周幽王使出浑身解数,也收效甚微,无论是风雅的戏谑,还是平常的笑话,都不足以让她展眉,难道——她喜欢恶搞?!这位末世帝王于是策划出了他的祖先做梦都不敢玩的一场秀。据《史记》记载,当时为了迅速传递战争消息,在帝都和诸侯国之间设立了烽火台,台上准备有燃料和大鼓。
这一天傍晚,他安排就绪,将褒姒带到了宫殿的高处,可以瞭望四周。然后命令手下将烽火台上的燃料点起来,再把大鼓咣咣地敲开。褒姒纳闷了,四周也没有什么动静,今天也没听说谁要来侵袭,这是……?那边烽火台上燃料早已绷不住,火光开始冲天。光速何等迅疾,各个烽火台上守卫的兵士看到周天子有难,立刻点上自己的火,敲起自己的鼓,很快各个诸侯国都得到了消息,于是全部马不停蹄地赶来。这个时候的周天子虽然不像以前强大,但还是很具有威慑力的,必须买账。
各路诸侯火速赶到,正在宫殿前的空地上等候差遣,忽然一阵笑声从上方传来,而且是个女子的声音,接着是个男人的笑声——周幽王的声音!诸侯们是被周幽王接见过的,都认得。
“各位星夜赶来,让我切切实实看到了你们的真心,我很高兴!这其实是个演习,事先没有说,正是对大家的考验,事实证明了你们是何等忠诚!”
玩笑开大了。诸侯们纷纷表示伤不起,但周幽王并没有意识到,又继续这样折腾了几次,谁也没有心情再配合了。周幽王的最后一场烽火秀也在不久到来,只不过这一次是由他的原来的岳父——申侯来主导,因为申侯的女儿申氏原来是周幽王的王后,褒姒后来取代了她的地位。秀完后,西周也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本来都不是小孩儿了,但干的事就是不像大人,周幽王,真是周朝的“幽默”之王。褒姒喜欢恶搞,如果在其他地方也就罢了,但到了周幽王的身边,性质就变了。这也是后来儿童寓言故事《狼来了》的前传,一个先人的鲜活而又深刻的教训。是自己先乱了方寸,所以才会失去根本。
支左诎右
译文:伸直左臂撑住弓身,然后弯曲右臂拉开弓弦。诎读qū
注释:据《史记》记载,公元前281年,秦朝将领白起要去攻打梁国,直接威胁到周朝的安全。周朝就派人来劝白起,给他讲了一个故事:“楚国有个叫养有基的人,很善于射箭,已经达到百步穿杨的地步了。这天表演完,有数千个捧场的纷纷叫好,忽然他身边的一个人说道:‘不错’,可以教你怎么如何射箭了。养有基一听大怒,将弓箭放下,将剑握在手里:
‘你凭什么来教我!’
‘我并不是教你怎么弯弓射箭,只是想告诉你,这百步穿杨的成绩是在你精力充沛的时候才能达到的,如果不注意休息,一直这样挽弓,用不了多久,就会有失误。一旦有失误,百发百中的名声就不再有了。’”
讲完后又对白起说“将军现在已经连续打了许多胜仗了,这次攻打梁国,如果拿不下,就毁了您一生的美名了。您不如假装有病,不去出战,以保全名声。”白起在听完故事后,果然没有出战。
白起不是那种因为保全名声而不出战的军人。早在公元前294年,白起即被任命为当时最有实权的大臣,从此攻城略地,立下赫赫战功,公元前260年,由其亲自指挥的长平之战,更是将秦国最大的对手赵国的主力一举击垮。长平之战后,秦昭王希望乘势围攻邯郸,以最快的速度将赵国彻底消灭。白起对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若强攻邯郸,其他诸侯可能会救援,而且秦国在长平之战中也耗费不少,现在又要兴师动众,胜算是很小的。明知必败,还要去打,就是送死,是置国家于危险的境地,置百姓的性命于不顾。白起不是胆怯的人,从最基层的武官一直做到大将,他早已习惯了出生入死,这样的人对于名誉自然看重,但刀光剑影中他也看到了太多的生命死于无辜,这一次,他要坚持自己的看法。这种坚持,也意味着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命运有了更为深切的理解和关注。
在战国群雄走向秦国一统的过程中,出现了四大名将:李牧、廉颇、白起、王翦。李牧、廉颇属于赵国,白起、王翦属于秦国。李牧是信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秦军大将王翦明白如果不除去李牧,胜利几乎不可能,于是使用了反间计将其害死。李牧要想不死,交出军权即可,但他明白手中的兵权意味着什么,那是赵国最后的希望。
白起看到了结局,最终不接受硬拼的方式,李牧也看到了结局,但就是要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两人均因为违背君王的旨意而被杀,都是因为一种可贵的坚持,因为国家和人民比自己的生命更值得守护。廉颇和王翦活得长一些,但廉颇是愤愤不平的,报国无门,只能回到家中忧郁而终。王翦和他的儿子王贲是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最大功臣,但这位将军并没有替秦朝的将来考虑,没有帮助秦朝上下树立德行,秦朝是站起来了,但也很快就因为严苛无情而轰然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