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们班上学期转来了一个叫乐乐的孩子,他从来不跟其他小朋友说话,整整一个月,他都是默默的一个人玩耍,老师和他讲话,他也从不理会。
我们和乐乐的妈妈沟通过,他妈妈也是特别着急,她说,她是高中的老师,平常工作忙,孩子一般是爷爷带着。爷爷年纪大了喜欢清静,基本上就是哪里人少就把孩子往哪里带。
长期以来就形成了乐乐这种孤僻的性格,在外面不愿意与任何人交流。孩子的可塑性是很强的,它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慢慢适应。
班里的孩子多,大家每天叽叽喳喳、热热闹闹。一个月后,他慢慢融进了我们这个大家庭,开始能和其他的小朋友交流了。虽然只是简单的几个字,但在他身上就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我们由衷的为他感到高兴。
同时我们也鼓励其他的小朋友跟乐乐聊天,每天他都有新的进步,笑容时不时洋溢在乐乐的小脸上。
在现实生活中,爸爸妈妈往往是时间不允许,精力不允许,只有把孩子托付给家里的老人,有数据显示,中国有孩子的家庭中59%都是老人带孩子。
老人是慈祥的,特别溺爱孩子。像我妈妈,只要看到我儿子就不停的关爱:拿各种各样的好吃的给他,不停的问他想吃什么呀?想玩什么呀?
过度的关爱会使孩子养成不停索取的习惯,这样的孩子,凡事只会考虑自己,不顾他人,缺乏独立性,因为长辈们帮他们做了所有的事情。
02
昨天有一个家长跟我诉苦:“俞老师,我儿子在家里总不好好吃饭,真是头疼啊,每天我们都追着去喂饭,怎么办呢?”
这个孩子在幼儿园是很会吃饭的,每天吃饭都是自己独立完成。可是回到家他就成了一个小皇帝,每天都看着电视、玩着玩具去吃饭。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还是和我们的家庭教育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父母过分关心孩子,宠爱孩子,代替孩子做了很多他本应自己完成的事。
中国人重视吃饭,家长对孩子的爱尤其体现在吃饭上。首先是让孩子多吃,不分青红皂白使劲的喂,只要孩子多吃就好。
欧美国家的孩子从拿得动勺子的那一天起,就开始自己吃饭了,即使弄得满脸满身都是,家长们也不去干涉。因为他们知道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吃饭本来就是孩子的事情,让他自己做主就好。
怎样让孩子好好吃饭呢?合理的搭配很重要,在颜色上我们可以多样化,红绿黄蓝各种蔬菜,看上去赏心悦目,孩子也会更加有食欲。
03
我儿子三岁的时候,有一阵他也不爱吃饭。我也不勉强,只是告诉他:“你选择了没有吃午饭,从现在开始直到晚上,你不能吃任何食物,包括零食。”
他有点心虚的回答:“不吃就不吃。”
下午我们去公园玩,他玩的不亦乐乎,一会儿肚子就饿了,找我要吃的,我说:“妈妈没有带吃的,你也答应我了,从现在开始直到晚上,你不能吃任何食物。”
他有点赌气地跑开。
晚上我们回到家,我做了几个拿手菜,都是儿子平常最喜欢吃的。他在厨房里转来转去,饿得口水直流,可是,我心里知道我不能妥协。
等老公回来,我们俩协商好,在餐桌上津津有味地吃着、聊着。儿子站在旁边有点尴尬,他哭丧着脸,以为我们会叫他吃饭。我们兴趣盎然的聊着天,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
那一晚他是饿着肚子睡觉的,睡觉前他说:“妈妈,我很饿,明天早上我要吃一大碗面。”第二天他早早的起床,我做了一碗番茄鸡蛋面给他,他大口大口的吞咽着,看着他的样子,我感慨万千。
这个方法是我几年前看的一本育儿书上的,用到我儿子身上也是特别管用。至此以后,他吃饭从来没让我操过心,每天他都会坐在桌子面前大口大口的吃,专心致志的吃。
可能有的家长,特别是老人不能理解,觉得孩子太小,我心太狠了。可是要知道,爱孩子是一门艺术,养育孩子是一门学问,养成一个好习惯,需要很长的时间,而破坏它却是一秒钟的事。
孩子不能做温室里的花朵,需要室外的阳光雨露去滋润。社会是残酷的,孩子在体会风和日丽的同时,更需要在电闪雷鸣的环境下去励炼。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天使,但愿各位亲爱的父母都能领悟养育之学、教育之道。漫漫长路,我们和孩子一起共同成长。